當前位置:
  • 首頁
  • 學院新聞
  • 天線與微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主辦2017未來天線國際研討會

天線與微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主辦2017未來天線國際研討會


西電新聞網訊(通訊員 姜文 )2017未來天線國際研討會(IWFA2017)于2017年10月20-21日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天線與微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電子工程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信息感知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多家單位共同承辦。會議共邀請了八位海內外知名學者開展精彩的學術報告,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KJ工程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4研究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共計20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圖1 會議現場

20日上午,會議在天線與微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英教授的主持下舉行了開幕式,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廖桂生教授、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郭彤出席會議并致辭。他們在致辭中指出,在本次會議中,天線與微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共邀請八位國際學術大師和知名學者,不但提升了我校的國際影響力,而且也拓寬了我校師生的學術視野,是一次有深遠意義的學術會議。

來自香港城市大學的IEEE Fellow、Kwai Man Luk 教授首先做了題名為“Recent Development on Dense Dielectric Patch Antennas”的學術報告,報告了香港城市大學及海內外介質諧振天線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隨后,澳大利亞科學與工程院院士、IEEE/IET Fellow、悉尼科技大學郭英杰教授做了題名為“Antennas for Futur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Sensing”的學術報告,從系統級的角度引導與會代表對最新的天線技術前沿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最后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IEEE Fellow、Richard W. Ziolkowski進行了題名為“Engineering Passive and Active Metamaterial-inspired Electrically Small Radiating Systems”的學術報告,介紹了電磁超材料技術在天線領域中的應用。

20日下午,來自臺灣大學的IEEE Fellow、Huei Wang教授做了題名為“Development of Millimeter-wave RFICs and LTCC Modules”的報告,介紹了毫米波RFICs技術的最新發展情況。隨后來自英國肯特大學的IET Fellow、Steven Gao教授做了題名為“Low-Cost Smart Antennas Based on th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的學術報告,講述了基于FSS結構的低成本智能天線技術。最后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IET Fellow、長江學者青年學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副院長章秀銀教授做了題名為“Filtering antenna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multi-band base station array”的學術報告,講述了濾波天線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

21日上午,IEEE Life Fellow、中佛羅里達大學Raj Mittra教授做了題名為“Transformation Electromagnetics—The Magic Paradigm for designing Cloaks, Lenses and  Low-Profile Antennas”的學術報告,其幽默風趣、深入簡出的講解引起了與會代表的熱烈掌聲。最后,來自浙江大學的“青年項目獲得者沙威教授開展了提名為“Quantum Electromagnetics: From Semi-Classical Framework to Full Quantum Approach”的報告,介紹了量子電磁學最新的前沿成果。

圖2 參會代表合影

本次會議邀請的八位國際知名學者從不同角度講述了電磁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既涉及前沿科學問題又包含先進工程技術,引起了廣大與會代表的廣泛共鳴。此次國際會議的成功舉辦,對提升我校在該領域的知名度,擴大學校的影響力,特別是在推動我校天線與微波技術領域的快速發展都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