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5年度十件大事
1.智能感知與計算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通過立項論證。
2.“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創新團隊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專家組驗收并獲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滾動支持(2016-2018)。
3.高新波教授負責的成果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4.劉靜教授獲2015年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實驗室共有14項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其中面上項目10項、青年基金項目3項。
5. 楊淑媛教授獲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創新二等獎;
劉靜教授入選陜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尚榮華副教授入選學校華山學者“菁英人才計劃(創新型)”。
杰出校友羅二平教授晉升少將;
杰出校友王伶教授榮獲第十三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獎”。
6.焦李成教授、高新波教授、公茂果教授,入選2014年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7.“智能感知與計算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獲批為陜西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焦李成教授負責的“智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批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王爽教授為帶頭人的“智能科學與技術教學團隊”獲批為“省級教學團隊”。
8.實驗室成功舉辦“大數據智能感知與類腦計算研討會”、“類腦計算與大數據深度學習前沿論壇”等學術活動。
9.尚凡華博士、牛毅博士為2015年陜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
實驗室2015年共有193人獲得碩士學位,21人獲得博士學位。
10. 劉靜教授團隊榮獲2015年度CEC大數據優化競賽全球第一名;
“長江學者”張青富教授指導的王露平博士獲2015阿里巴巴天池大數據競賽第一名;
楊少毅帶領的西電蒜泥科技VisualBody獲“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孫其功博士入圍第十屆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
馬璁、朱翊、張鵬三名同學獲挑戰杯國家一等獎;
孫其功、范越、王瑤三名同學獲挑戰杯國家二等獎。
2.“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創新團隊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專家組驗收并獲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滾動支持(2016-2018)。
3.高新波教授負責的成果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4.劉靜教授獲2015年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實驗室共有14項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其中面上項目10項、青年基金項目3項。
5. 楊淑媛教授獲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創新二等獎;
劉靜教授入選陜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尚榮華副教授入選學校華山學者“菁英人才計劃(創新型)”。
杰出校友羅二平教授晉升少將;
杰出校友王伶教授榮獲第十三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獎”。
6.焦李成教授、高新波教授、公茂果教授,入選2014年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7.“智能感知與計算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獲批為陜西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焦李成教授負責的“智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批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王爽教授為帶頭人的“智能科學與技術教學團隊”獲批為“省級教學團隊”。
8.實驗室成功舉辦“大數據智能感知與類腦計算研討會”、“類腦計算與大數據深度學習前沿論壇”等學術活動。
9.尚凡華博士、牛毅博士為2015年陜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
實驗室2015年共有193人獲得碩士學位,21人獲得博士學位。
10. 劉靜教授團隊榮獲2015年度CEC大數據優化競賽全球第一名;
“長江學者”張青富教授指導的王露平博士獲2015阿里巴巴天池大數據競賽第一名;
楊少毅帶領的西電蒜泥科技VisualBody獲“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孫其功博士入圍第十屆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
馬璁、朱翊、張鵬三名同學獲挑戰杯國家一等獎;
孫其功、范越、王瑤三名同學獲挑戰杯國家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