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電子工程學院召開第二次團代會、學代會、研代會


(通訊員 畢力格)5月24日下午,共青團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第二次代表大會暨第二次學生代表大會、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會在南校區信遠樓一區111教室召開。學院共青團員代表和本科生、研究生代表共140余人參加大會。電子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楊光暐、黨委副書記劉建鋒、校團委副書記于志斌、黨委學生工作部王朱丹和學院全體輔導員出席會議。大會開幕式由學院團委書記楊笑宇主持。

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幕。劉建鋒為大會致開幕詞,向所有蒞臨大會的嘉賓和與會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并向電院多年來在團學研工作一線的廣大青年和干部致以親切問候。他向與會代表充分說明了本次大會召開的意義和任務,號召與會代表和廣大青年勇于擔當新的歷史責任,為學校、學院的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能力提升持續貢獻青春力量。

于志斌代表學校團委對本次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向長期以來重視支持共青團工作、關心關愛團員青年成長發展的電子工程學院領導表示感謝和敬意,向各位代表、奮戰在各條戰線的廣大團員青年、團干部和青少年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他充分肯定了電院共青團、學生會、研究生會在思想政治教育、組織建設、科技創新、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校園文化活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優異成績,并號召電院團學研組織要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落實學校黨委部署,組織動員廣大青年一起團結奮斗。

楊光暐在講話中代表學院黨委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學院各級共青團干部和學生干部在長期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給予肯定,向長期支持和關心學院共青團和學生會、研究生會工作的各級組織和領導表示衷心感謝。他對學院青年和團學組織提出兩點期望:第一、青年學生要勇做時代弄潮兒。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承擔更大的使命,青年大學生要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要深刻領會“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的核心要求,篤定“國之所需,吾之所向”的信念,努力成長為行業骨干、青年先鋒,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勇創佳績。傳承好西電紅色基因,牢記“立德、精業、創新、引領”的電院品質,樹立遠大理想,實現人生抱負。第二、學院共青團和學生會組織要勇當先鋒,在團學工作中發揮引領作用。新一屆學院團委及學生會、研究生會要牢記政治使命,在學院黨委的領導下,構建學院團學組織育人協同機制。要立足學院專業和學科發展優勢,引導廣大學院青年“筑夢軍工、科技報國”的愛國主義情懷,成為思想政治覺悟高、科研創新能力強的電子信息領域拔尖人才。要對標新時代共青團工作的新目標、新要求,全面謀劃和創新今后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團結帶領學院廣大青年以實際行動助力學院一流建設。

大會的主要議程是聽取并審議共青團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第一屆委員會工作報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第一屆學生會主席團工作報告以及第一屆研究生會主席團工作報告,選舉產生第二屆委員會、第二屆學生會主席團和第二屆研究生會主席團。楊笑宇同志代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第一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靳子陽同學代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第一屆學生會主席團向大會作工作報告,周珂君同學代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第一屆研究生會主席團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大會期間,代表們悉心聽取和審議了工作報告,認真學習講話內容與精神,對學院團學研組織的建設及相關工作的完善提出了見解和建議。

大會采取不記名投票的方式,實行差額選舉的辦法,選舉產生了共青團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第二屆委員會委員9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第二屆學生會主席團3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第二屆研究生會主席團3人。

選舉結果(按姓氏筆畫排序):

共青團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第二屆委員會委員: 畢力格(蒙古族)、朱藝璇(女)、楊笑宇、張堰喬、胡云飛、秦蘇瑾婷(女、瑤族)、秦培杰、蔣曉天、韓旭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第二屆學生會主席團:王楚杰、呂靖軒、尉家慧(女)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第二屆研究生會主席團:葉堅挺、周珂珺(女)、郝維冰(女)

大會閉幕后,共青團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第二屆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學院團委書記班子,楊笑宇當選為共青團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第二屆委員會書記,韓旭、畢力格、蔣曉天當選為副書記。

為確保正式會議的順利召開,電子工程學院團委經請示學院黨委和校團委后,多次召開專題工作會議,明確指出了本次團代會、學代會、研代會的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大會議程、代表推選原則和產生辦法,對各團支部、行政班提出了具體要求。同時成立了大會籌備工作委員會,對大會前的各項籌備工作進行認真研究和周密安排。預備會議期間,審議通過了《大會決議事項辦法(草案)》、《大會籌備情況工作報告》、《代表資格審查報告》等多個文件,為正式會議的順利召開做好充足準備。

責任編輯:趙彤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