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第三屆電子信息青年學者論壇在西電圓滿召開


(通訊員:朱康樂)1124日~25日,第三屆電子信息青年學者論壇(EIES2018)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校區圓滿召開。論壇由雷達信號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部主辦,信息感知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陜西省電子學會、陜西省高校科協、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科協、陜西省民用雷達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國電子學會青年科學家俱樂部雷達與信號處理系統專委會協辦。

作為雷達信號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2018年學術交流計劃的一部分,本屆論壇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鄭紀彬教授主持,陳渤教授開幕式致辭,實驗室主任劉宏偉教授閉幕式致辭。陳渤教授介紹了組織本次論壇的背景,旨在搭建一個以青年學者為主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電子信息領域多科交叉融合與合作,碰撞思想,啟迪智慧,加強交流,協同發展。

本屆論壇特邀15位電子信息相關領域優秀青年學者(青千、優青、青拔、百優及研究所青年專家)分別就雷達信號處理、雷達和通信信號處理和新型智能感知技術三個方面作大會報告,其中包括:HJ航空大學陳小龍教授的雷達海上低可觀測動目標探測報告,深圳大學廖斌教授的自適應波束形成原理在陣列天線方向圖綜合中的應用報告,中科院電子所李王哲、仇曉蘭研究員分別關于微波光子雷達和先進體制星載SAR高精度成像處理技術的報告,四川大學沈曉靜教授的橢球化估計融合及應用報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王大慶高級工程師的HX探測通信若干關鍵技術難點及其方案報告,電子科技大學武俊杰、易偉教授分別關于基于高軌照射源的雙基SAR成像技術及多幀聯合檢測與跟蹤技術的報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向榮教授的Radar as System of Opportunity, A New Co-design Scheme for Joint Systems報告,哈爾濱工業大學王勇、左旺孟教授分別關于的太赫茲合成孔徑雷達成像高頻振動補償技術和Visual Learning with Multiple Domains的報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尹奎英高級工程師的視覺打擊報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王英華、許述文和左磊教授分別關于復雜場景下的SAR目標檢測與識別、海雜波背景下微弱目標多特征檢測研究和高階空間信號分解方法及其在雷達信號處理中的應用的報告。報告內容既有深入的理論研究也有實際的工程應用。每位青年學者均以自己的工作為基礎,介紹和展示了各自領域較為重要的研究成果,并對后續相關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展望與討論。專家報告精彩紛呈,給與會嘉賓帶來了一場學術盛宴精彩。

本屆論壇外場研究生論文交流分“雷達成像技術”、“雷達信號處理與目標識別”、“雷達目標檢測與跟蹤”三個專題進行,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高校的研究生生共聚一堂切磋探討,在交流和碰撞中拓寬學術視野、啟發創新思維。本次論壇展現出較高的學術水準,較強的前沿性和多學科交叉性,學術氛圍十分濃厚,得到了國內多家單位的關注,網上和現場注冊參會人員五百余人,單位60余家,包括軍隊院校5家(國防科技大學、HJJ工程大學、KJ工程大學、KJ預警學院、KJ軍醫大學),地方高校16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研究所及工業部門30余家(中國電科14所、20所、27所和54所,中國航天504所、607所和771所,中國兵器206所,西安電子工程研究所,航天5513所北研中心,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四川航天電子設備研究所,江蘇自動化研究所,西安空間無線電技術研究所,西安空間無線電技術研究所、上海無線電設備研究所,華為、中興通訊等)。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給與會者帶來了一次珍貴的學術熏陶與洗禮,還為電子信息相關領域優秀青年學者展現最新研究成果和探討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同時促進了不同學科和領域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更進一步提升了學校在電子信息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學校的雙一流建設做出貢獻。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將進一步提高組織水平,將該論壇持續辦下去,打造成為國內電子信息領域學術交流的一個品牌。

會場照片

專家合照

陳渤教授開幕式致辭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劉宏偉教授在閉幕式致辭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鄭紀彬教授主持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