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研究生
  • 衛冕成功:我院張玉教授團隊獲全國并行應用挑戰賽應用組金獎

衛冕成功:我院張玉教授團隊獲全國并行應用挑戰賽應用組金獎


(通訊員:王楠)2018年10月20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六屆“英特爾”杯全國并行應用挑戰賽(簡稱PAC大賽)于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期間在青島圓滿結束。本次大賽分為應用組、優化組、人工智能組3個賽道,吸引了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國防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山東大學、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國家海洋預報中心等高校和研究所的參賽隊伍。

由我院張玉教授團隊的青年教師林中朝老師、王楠副教授任指導老師、博士研究生李岷軒以及碩士研究生陳貴齊、吳昊翔、沈夢雨組成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CEM隊奪得本次大賽應用組金獎,銀獎由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國防科技大學并列獲得。這也是張玉教授CEM團隊蟬聯大賽應用組冠軍。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CEM團隊曾在天河二號、神威藍光等超級計算機中實現了幾十萬核規模的高可擴展高階矩量法模擬,并應用于30多個研究機構的系統級高精度電磁仿真。本次作品將計算方法拓展為高低頻混合算法,將應用從天線系統本身推廣至復雜城市空間環境,將超級計算機利用能力從原有超算平臺拓展到了E級超級計算機原型機。


城市環境電磁空間的計算中,由于天線系統種類多、城市建筑物數量大等特點,導致計算時間往往很長。采用大規模并行計算技術,是提升計算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CEM團隊與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陜西監測站長期合作,采用高階矩量法對天線系統進行全波精確電磁建模,利用一致性幾何饒射理論對城市建筑進行高頻近似建模,在超級計算機平臺中實現了城市環境的電磁地圖高效繪制,并在西安市對典型街區進行了實驗驗證。這為未來無線電頻譜規劃、5G移動通信信道建模、電磁輻射安全評估等城市復雜環境電磁空間認知相關領域提供了新的手段。

近年來,得益于我國超級計算機事業的迅猛發展,基于超級計算機的大規模電磁計算能力穩步提升。目前,該團隊所在的陜西省超大規模電磁計算重點實驗室已在E級超級計算機原型機中實現了大規模矩量法、有限元、快速多極子等方法的高效計算,這為構建基于E級超級計算機的超大規模電磁計算算法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