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依托西電優勢 回應國防需求
■實習記者 陳圓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這個專業就為抗美援朝的“坑道通信”、“山地通信”做出過貢獻;而在60年代后期,它又在援越抗美的“叢林通信”中發揮過巨大作用。這個與國家國防建設緊密相連的專業,就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
作為國防特色緊缺專業,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在全國只有3所高校開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1月,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聯合中國科教評價網發布了《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2017-2018)》,西電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位列第一。
師資力量齊備,教研實力雄厚
今天的西電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師資力量雄厚、人才培養出色、教學水平一流、科研成果突出,是一個國防特色鮮明的本科專業。
據介紹,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是2008年經國防科技工業局批準恢復建設的。而事實上,西電在該專業領域已有40多年的辦學歷史。經過近10年的建設與發展,如今的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已經構筑了涵蓋天波、地波、紅外及光波,面天線、線天線及微帶天線,無源、有源、網絡場論和現代數值分析等多個方向的專業體系,建成了國內高校最強的天線師資隊伍。
目前,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擁有專任教師45名,其中博導6人,教授12人,副教授(含高級工程師)20人,具有博士學位34人,4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超過教師總數的70%,已在電波傳播、天線和微波三方面儲備了高水平的師資力量。這一人才濟濟的教師團隊是省級創新團隊,而且擁有多位全國模范教師、國家級人才和省級人才。
面向國防需求,開放培養人才
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堅持學校“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總體優化”的人才培養理念,在注重基礎理論傳授的同時,還致力于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復雜環境中電波環境效應對WQZB、雷達、通信、導航、遙感等系統的影響問題。為了使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更加適應國防建設的要求,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深化開放辦專業的理念,與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西安39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截至目前,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已累計培養學生300余名,其中80%以上參加了諸如電子設計大賽、挑戰杯等競賽活動,并取得了好成績。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電子、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等國防工業部門,從事雷達、通信、導航、識別、電子戰等軍用和民用電波傳播電子信息系統的設計和研發工作,一次就業率超過97%。
傳承優良教風,提升教學水平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一貫重視本科教學,反映在本專業可概括為名師、名課、名教材。從60年代起,以畢德顯院士的《電磁場理論基礎》,茅于寬教授的《電波傳播》和王一平教授的《微波傳播》為代表的西電教材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些年,梁昌洪教授榮獲了“首屆國家名師獎”,他主持開設的《微波技術基礎》課程被評為“第一屆國家精品課程”;吳振森教授被授予“全國模范教師”榮譽稱號;郭立新教授入選國家級人才。
在幾代人的辛勤努力下,如今的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在秉承本專業優良教學傳統的同時,還投身教學改革,積極搭建學生實驗與實習平臺。吳振森、郭立新教授分別主持實施了“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課程優化及教材建設”和“電波傳播與天線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教改重點項目,創新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水平和效果。同時,本專業建有400平方米的實驗室,面向全校500余名本科生、100余名研究生開放,用于開展有關電波測量與天線的設計性綜合實驗,以適應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高層次教學需要,受益面廣,輻射性強。除此之外,本專業還設有電波傳播與天線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基地、電波測量與天線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西電-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雷達環境與電波傳播及模化技術人才培養示范工作站等,為學生學習成長提供良好的平臺。近5年來,本專業教師榮獲包括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5項,編寫教材(講義)8部,授權、申請專利20余項,為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多學科相交融,科研緊扣國防
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依托我校“天線與微波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無線電物理”部級重點實驗室,以及“電波測量和仿真技術”實驗室,建立了目標散射、輻射、電波傳播特性測量實驗系統。同時,依托學校電子信息專業齊全的優勢,專業將電波傳播與電磁場同微波技術、雷達、通信、導航、信息對抗等優勢專業相結合,與“雷達信號處理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綜合業務網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合作,及時發現和解決雷達與通信領域中出現的電波與天線理論與技術難題。近年來,相關科研團隊深入研究了復雜地海環境電磁特性、臨近空間和水下波傳播、天波超視距和地波超視距雷達及智能天線技術,在電波與天線研究領域又邁上一個新臺階。
作為國家級國防特色專業,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防973、國防863、國防科技預研及部委重點項目,形成了國防需求牽引的專業科研特色。近幾年,相關科研團隊研制了毫米波通信機,建立了外場傳輸線路以及多種電波傳輸效應如衰減、去極化分辨率、環境等效RCS等衰減預報模型,開展了電磁波在隨機介質中的傳播與散射研究及天波超視距和地空路徑的電離層/對流層電波傳播與應用。國內高校中首個電波觀測站,國防科技工業環境試驗與觀測網——西安電波觀測站也在西電掛牌設立。一系列科研成果不僅提升了專業實力,更為國防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