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國獎人物】李震宇:有志者事竟成
前言:為落實貫徹《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關于加強大學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學校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講好“西電故事”,傳承西電精神,黨委宣傳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聯合推出“2016研究生國獎人物”系列報道。該報道旨在宣傳2016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中部分同學的先進事跡,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體現榜樣的力量,激勵引導廣大研究生崇尚學術、追求卓越、勇于探索、積極進取,不斷提升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水平。
李震宇:有志者 事竟成
通訊員 楊坤
李震宇,男,漢族,1991年5月出生于安徽六安,中共黨員。2008年以優異成績進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教改班學習;2012年,保送至本校電子所攻讀碩士學位;面對競爭激烈的環境,他沒有一點點的松懈,勤奮努力,立志讀博,2014年9月他開始了博士階段的學習,師從保錚院士和邢孟道教授。經過不懈的努力與拼搏,他在2015年度和2016年度連續榮獲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及“優秀研究生”榮譽稱號。目前,已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其中5篇被SCI檢索。一路走來,他一直堅信“有志者事竟成”!
天道酬勤學道酬苦
博士,讀的是兒時的一個夢想,讀的是父母的雙重期待,讀的是三分興趣,讀的是四兩苦澀。兒時他也曾夢想將來能當科學家,也許科學家可以跟博士暫時畫個“=”吧,那時候他貪玩,不喜歡讀書,但父母的教育與期待迫使他不得不努力進取。憑借著對學習的毅力,高考中他以優異成績進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教改班學習,并一步步走到博士階段。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他每天堅持很早到實驗室,安排好每日的學習和科研計劃,平均每周至少60個小時的時間投入到實驗室的科研工作,保證每天2個小時的文獻閱讀。
曾幾何時,他也對這種日復一日的科研生活浮躁過,迷茫過,但后來他發現導師來實驗室比他還要早,從此他決心改變目前的狀態,并逐漸適應科研的“枯燥”,常常為成功解決某個難題而興奮不已。科研興趣的逐漸增強,讓他更加自信,對待科研,不僅僅需要坐得住,更需要吃苦精神。他還清楚地記得,曾參與的某所外場掛飛,為了盡快處理實驗數據得到滿意結果,他連續熬戰三個通宵。他說:“做科研沒有不吃苦的,舍不得今日付出,就少不了明天吃苦。讀博士不易,讀好博士更不易”。
積極樂觀樂于助人
他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在學習上、生活中碰到任何困難,他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對待,滿懷信心地去克服它。回想起當年碩博的坎坷經歷,他微笑著說:“不要抱怨自己的命運,失敗都是有原因的,找到它,克服它。要相信自己,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在學習和科研過程中,他一直沒有覺得自己受過什么打擊,遇到的每一次困難都激起他高昂的斗志,而戰勝一個個困難都是寶貴的經驗,所獲得的成功都是莫大的欣慰和無盡的動力,也激勵著他更上一層樓。
他真摯熱情,為人謙遜。很多人把“樂于助人”看作是一種品德,他覺得樂于助人應該是一種人性與本能。每當實驗室的師弟師妹們找他請教問題或者幫忙時,他都會很誠懇的給予真摯的幫助。在學術討論中,他會傾盡自己所學教師弟師妹們,總想要順利地把他們引領進學術的殿堂,讓他們也能獨立地完成科研任務,甚至于愛上科研這個“大魔頭”。他也在這種討論教學的過程中收獲責任感和成就感。
已往不諫 未來可追
時光荏苒,轉眼間他已快博士畢業,回想過去讀研四年多的時光,他的心里充滿感激。他感謝催人奮進的校園,感謝充滿溫暖的實驗室,更感謝可親可敬的老師和朝夕相處、并肩戰斗的實驗室兄弟姐妹們。他說:“我的進步與成長都離不開悉心指導我的導師和培育我的母校。已往不可諫,未來猶可追;理想其未遠,振翼而騰飛”。相信他會在將來的學習、研究、生活中更加努力,他燦爛的人生足跡也將繼續向前延伸。
師長邢孟道點評
讀博做好科研,需要聰明加刻苦,從會解問題到會找問題,以科研為樂,李震宇同學做到了。未來,繼續修煉,要會找方向,會找領域,會謀大局,從將才變為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