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學術報告——計算電磁學中的時域分析方法


講座名稱: 計算電磁學中的時域分析方法

講座時間:201698日 上午10:30-11:30

講座地點:西大樓 105

講座人:陳如山 教授,南京理工大學                

講座人介紹:陳如山,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電子科學與技術組成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十二五國防基礎研究- “信息與控制專家組成員,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重點學科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學科帶頭人,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國際電子學報副主編,現為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副院長。在電磁脈沖與瞬態電磁場,電磁兼容與雷達隱身技術,計算電磁學等方面發表論文160多篇,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論文140篇,(EI)收錄論文120篇。曾獲 2000 年度工程類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論文數為全國第一,南京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國防工辦科技進步一等獎,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軍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次、三等獎1次。2015年江蘇省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改革成果一等獎。目前已獲得國防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8項。2001年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2002年被推選為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2003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4年度電子類SCI收錄論文全國第一名,2007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 特聘教授,2008年被批準成為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2009年被批準成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電子科學與技術組成員。培養了博士、碩士研究生80名,其中2人獲教育部2009年和2010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6人獲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4人獲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指導的學生在國際微波毫米波會議(ICMMT 2012)、微波工程有限元法國際會議(FEM2014)、兩岸四地無線科技研討會(CSQRWC2014)中獲得優秀學生論文獎。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驗收時被評為特優,一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驗收時被評為特優。在2007年國際微波、通信信號與信息處理研討會上擔任技術委員會主席;在ICMMT2008國際會議上擔任技術委員會共主席;在APMC2008國際會議擔任大會副主席ICCT2010國際會議擔任組委會主席;在EDAPS2011國際會議擔任技術委員會主席;在ICMMT2012國際會議擔任執行委員會主席;在CSQRWC2014FEM2014APMC2015國際會議擔任技術委員會主席;在PIERS2016國際會議擔任技術委員會共主席;在ICUWB2016國際會議擔任程序委員會主席。為IEEE MTT/APS/EMC Nanjing Chapter副主席,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電子學會微波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天線與微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子學會電磁兼容委員會委員,中國兵工學會電磁技術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射頻識別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政協委員,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評審成員。

講座內容:

標題:計算電磁學中的時域分析方法

摘要:

計算電磁學(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CEM) 是一門以電磁場理論為基礎,借助于高性能計算平臺,用于復雜目標和環境的電磁散射特性分析、微波射頻電路仿真、電磁兼容分析、天線設計等的交叉學科。隨著計算機計算能力的進步,計算電磁學在軍用以及民用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計算電磁學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亟需開發快速、穩定、有效的數值計算方法。

計算電磁學的數值計算方法主要分為時域方法和頻域方法兩大類,本報告將重點介紹計算電磁學中的時域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時域有限元方法(時域不連續伽遼金有限元方法、時域譜元法)、時域有限差分方法以及時域積分方程方法,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計算資源,快速、準確地分析多尺度、多物理場問題,并將其應用于復雜的實際問題仿真,包括高功率電磁脈沖防護、半導體器件電熱一體化分析、高超聲速飛行器電磁散射特性分析等。

 

 

主辦單位:陜西省超大規模電磁計算重點實驗室

                 天線與微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