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報告會——毫米波功率合成技術研究
電子工程學院系列學術報告會——毫米波功率合成技術研究
請感興趣的老師和研究生參加。
時間:周三下午15:00-17:00
地點:圖書館西裙樓學術報告廳
內容簡介:
目前,功率合成技術作為軍用和民用通信系統中的重要部件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通信方面,隨著衛星通信系統的發展,由于頻譜資源稀缺,Ka頻段的通信衛星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軍事方面毫米波技術也是重要的信息對抗手段。因此研究能夠應用于毫米波波段的大功率合成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本講介紹褚慶昕團隊近年來在毫米波功率合成放大器和小型高隔離功率合成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基于儲熱技術的緊湊型32路毫米波功率放大器、基于波導-微帶過渡、波導-脊波導過渡的具有共面臂的波導魔T和基于模式轉換器的20路高隔離度徑向功率合成器等。
作者簡介:
褚慶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國家二級教授,博士指導教師,廣東省“天線與射頻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天線與射頻技術研究所所長,IEEE Guangzhou AP/MTT Chapter主席,IEEE和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電子學會天線學會副主任委員、微波學會委員,國家政府津貼享受者。所主講的本科生課程《射頻電路與天線》2009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2012年獲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010年獲廣東省教學名師稱號。已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SCI他引1500余次。2008年發表在IEEE AP上的陷波超寬帶天線的文章入選最近10年國際天線領域ESI高被引論文。2014年入選愛思唯爾發布的中國高被引學者(電氣與電子工程)。已獲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實用新型專利50余項。2013年獲廣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008和2002年兩次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目前從事的研究領域包括無線通信中的天線與射頻技術、毫米波空間功率合成技術和計算電磁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