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西電學子】馬璁:以興趣為師,以勤奮為友


前言:為落實貫徹《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關于加強大學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學校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繼續將鏡頭對準基層,講好“西電故事”,弘揚西電文化,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處、教務處、校團委等部門聯合推出“西電學子——我們身邊的青春榜樣”系列報道。該報道旨在挖掘大學生群體中的好人好事,宣傳我們身邊的青春榜樣,積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讓廣大學生學有榜樣、比有參照。歡迎各單位積極提供線索,我們將安排專人進行采訪報道。聯系人:劉文博,聯系電話:81891096,郵箱:wbliu@xidian.edu.cn

競賽“大神”馬璁:以興趣為師,以勤奮為友

■學生記者 滕瀚哲  丁彤


【人物故事】

從小對計算機興趣濃厚,大三時已申請國家專利5項,獲各類競賽獎數十項

馬璁,男,北京市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級電子工程學院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馬璁在上小學時開始接觸編程技術和單片機,是一個熱愛探索的青年學生。2012年,馬璁如愿考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從大一開始,他就進入實驗室學習,憑借著對智能科技的熱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目前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和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項,連續三年榮獲“星火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獲得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國家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優秀作品、全國并行應用挑戰賽優勝獎、全國物聯網創新大賽一等獎和陜西省大學生“挑戰杯”特等獎等9項國際級、國家級及省級獎項。

從第一次見到計算機起,馬璁就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上小學的時候,他就已經學習了包括Visual Basic編程語言、C語言和單片機在內的許多計算機相關知識,并參加了北京市舉辦的青少年機器人足球競賽,連續三年榮獲一等獎。談起這些經歷,馬璁仍然記憶猶新。

在中學時代,馬璁加入了學校的機器人社團,在實踐中學習機器人的工作原理。并在高二時期制作了一個利用腦電波控制的智能小車。在高三的同學們都還在為選專業而迷茫時,馬璁早已明確了自己的方向。最終,他因喜愛智能科學和機器人而來到了西電。

在大學的實驗室里,馬璁喜歡自己動手做一些科技作品,將很多新穎的想法付諸于實踐。從大一到現在,馬璁已經完成了利用腦電波控制的立體圖像同步探測機器人、多功能動感單車、眼球識別三維控制機器人(智能輪椅)、智能冷暖溫控冰箱和自主購物機器人等諸多科技作品。其中包含了國家發明專利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項,目前,還有一項國家專利正在申請中。

【別人眼中】

為人謙虛熱心,做事勤奮可靠,是一個嚴于律己的上進青年

一起參加比賽的隊友朱翊說:“馬璁是一個十分可靠的隊友,這三年來我們經常一起熬夜編程、焊電路,他總是能夠高質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與此同時,他的編程能力很強,我有很多不懂得問題都能夠向他請教,讓我受益匪淺。作為朋友,我們有共同的愛好與理想,與他共事十分輕松。”

“馬璁同學的優點之一就是特別謙虛。雖然擁有諸多光環,但他卻很低調,并且的對于別人的求助總是不辭辛苦。同時他也很有上進心,把一個作品改了又改,不斷地去完善,力求完美。”學院科協主席方凌這樣評價他。

同為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長孫其功說:“馬璁作為我的“直系”學弟和曾經的隊友,在科技創新方面有很多點子,還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為人誠懇,能時刻為隊友和朋友著想,自己的任務總能提前并出色地完成,我們合作得非常愉快。總的來說,他是一個對自己嚴格要求、奮發向上的小青年。”

在進行科技創新的過程中,馬璁也給指導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帶領馬璁完成《睿眼隨行》科技作品的指導教師于昕說:“馬璁是個勤奮而有想法的學生。他在聽智能控制導論的專業課時,下課會經常找我討論課堂講授的內容和一些最新的科技動向,他的聰慧和對知識的探索能力顯得非常突出。在我指導他進行創新實驗的過程中,他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也讓我印象深刻。”

【他這樣說】

明確學習方向,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克服重重困難中學習和進步

“參加競賽的過程是收獲最大的,在競賽中會遇到很多超越理論基礎的地方,這很鍛煉我們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也能培養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在西電的各種競賽中總會有適合自己的,要多去嘗試,將來才能不后悔。”

談起做競賽項目中有哪些挑戰,馬璁回憶說:“挑戰是多方面的,但是最大的挑戰在于隨時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明明感覺沒有任何漏洞的程序,但運行起來總是有錯,面對這種突發狀況,就得下功夫、想辦法去解決。”

參加競賽必然伴隨著許多的辛苦付出,談到這方面他感慨到:“其實身體還是最重要的,先保證好身體,才能有精力繼續做研究,平時要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多鍛煉身體,等到需要拼的時候再去熬夜。”

“本科的課程學習范圍面比較廣,希望大家能夠盡早找到自己的方向,提早了解一下大學四年自己的專業都會學哪些課程,找找自己的興趣點,勇敢嘗試,別等到大三再去迷茫。”談到對學弟學妹們有什么建議時,他這樣說:“在參加競賽的同時也要重視課堂,基礎學習很重要,在做項目的過程中如果理論基礎不好會比較吃力。”

【訪談手記】

喜歡騎行,也注重自己在競賽之外的技能

采訪過程中,馬璁向記者展示了他曾經參加比賽的視頻,以及他平時會用到的各種軟件。這些酷炫的視頻都是馬璁和幾個隊友獨立完成的,他們不僅要做科技產品,還得精通視頻、動畫和圖片處理軟件。馬璁介紹說:“這些軟件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在匯報和展示的時候能給你加分。”

除了參加各種競賽,馬璁還很注重自己的全面發展。在大一時,他積極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所在隊伍被評為“優秀團隊”,他自己也獲得了“優秀個人”稱號。目前,馬璁在學院科協擔任項目組組長,熱心地為學弟學妹們提供幫助和指導。

在空閑時間,他常常和朋友們一起騎車去學校周邊爬山,在放松心情的同時也鍛煉了身體。有時需要去北校區實驗室找指導老師,十幾公里的路程他也都是騎車前往。

(本期策劃:學生工作處 劉文博)

信息來源:學生工作處http://news.xidian.edu.cn/view-49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