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電捧得第十屆挑戰杯陜西省大學生科技競賽優勝杯
西電新聞網訊((通訊員 朱偉) 近日,第十屆西安高新“挑戰杯”陜西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暨作品展覽在陜西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行。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金柱、共青團陜西省委書記李豫琦、省委科技工委主任盧建軍、省科技廳副廳長孫科、省政府學位委員會秘書長袁寧、省社科院副院長白寬梨、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羅軍出席開幕式并參觀作品展覽。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共有26件作品入圍終審決賽,最終獲得特等獎2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10項,并被授予“優勝杯”團體榮譽稱號。
西電參賽學子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金柱展示作品《維吾爾文手寫輸入法》
陜西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與西電參賽項目簽約
西電參賽團隊與作品合影
西電參賽學子集體合影
西電參賽學子為參觀嘉賓演示作品《遠程信息交互智能醫療輔助平臺》
西電獲得“優勝杯”
西電獲獎團隊合影
西電特等獎獲獎團隊上臺領獎
西電學子為參觀學生講解作品
西電組織大一、大二同學參觀挑戰杯
作品展出期間,西電學子完成的基于Android系統的維語手寫輸入法、“睿眼隨行”三維成像探測系統,“室內急救多模式老年人醫療輔助”等參賽作品受到眾多媒體和學生的關注,其中“室內急救多模式老年人醫療輔助”也被選為第十九屆西洽會暨絲博會的參展作品。
本次競賽由共青團陜西省委、陜西省科技廳、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學生聯合會、西安高新區管委會、陜西省科學院、陜西省社會科學院主辦,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承辦。競賽自今年3月正式啟動以來,全省共有40余所高校舉辦了校級競賽,經過選拔,共有816件參賽作品入圍省級競賽,競賽呈現出競賽規模創歷史新高,參賽作品緊貼現實需求,注重與企業結合引入風險投資等三個特點,內容涉及機械與控制、信息技術、數理、生命科學、能源化工、教育、哲學、政治、經濟、管理、法律等多個領域,反映了我省當代大學生對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建設西部強省的高度關注和深刻理解。
據悉,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將于2015年10月在廣東工業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舉行,校團委正積極遴選優秀作品參賽。
“挑戰杯”競賽被譽為中國大學生學術科技活動的“奧林匹克”,以“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為宗旨,“挑戰杯”是目前國內大學生最關注最熱門的全國性競賽,也是全國最具代表性、權威性、示范性、導向性的大學生競賽。
第十屆陜西省“挑戰杯”我校獲獎名單 | |||||
序號 | 獲獎等級 | 參賽學院 | 作品名稱 | 第一作者 | 指導教師 |
(第一作者) | |||||
1 | 省特等獎 | 通信工程學院 | 基于Android系統智能終端的維語手寫輸入法 | 李 克 | 盧朝陽 |
2 | 通信工程學院 | 基于BLE室內急救多模式遠程信息交互老年醫療輔助平臺 | 王 博 | 裴慶祺 | |
3 | 省一等獎 | 電子工程學院 | “光影隨行”互動式舞臺 | 劉 禹 | 楊 剛 |
4 | 電子工程學院 | “睿眼隨行”三維成像探測系統 | 朱 翊 | 于 昕 | |
5 | 計算機學院 | 基于FCA的多模式果園智能機械控制系統 | 聶其瑞 | 裴慶祺 | |
6 | 電子工程學院 | 基于三足自平衡和視覺穩像的抗暈動平臺 | 陳國軍 | 王新懷 謝楷 | |
7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西北地區縣域電商的興起與困惑——基于陜西省武功縣調研的思考 | 段雨佳 | 李勇強 黃麗娟 | |
8 | 省二等獎 | 電子工程學院 | Onxy智能防近視眼鏡 | 張 恒 | 王新懷 |
9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基于表面肌電信號手臂運動跟蹤及輸入系統 | 陳安沛 | 王新懷 | |
10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基于ATmega328的激光二維雕刻控制系統 | 劉智星 | 李 進 | |
11 | 通信工程學院 | 睡眠后定時自動收集耳機裝置 | 楊 普 | 張玲霞 | |
12 | 通信工程學院 | 智能縮距的電子視力測量記錄與保護系統 | 孫潔婷 | 劉宇鵬 | |
13 | 機電工程學院 | 智能路燈道路監測系統 | 張 景 | 白小平 | |
14 | 通信工程學院 | 基于云技術的醫療就診系統 | 趙翔宇 | 付少忠 | |
15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基于iOS的應用《分形畫板》—對非線性科學分形融入生活的探索 | 謝煒航 | 曾曉東 | |
16 | 通信工程學院 | 面向多模FPGA調制解調系統的多終端無線交互設備 | 宋佩陽 | 宮豐奎 | |
17 | 省三等獎 | 通信工程學院 | 趣動提線偶人 | 趙婧秋 | 夏永林 張亮 |
18 | 電子工程學院 | 基于Android系平臺的沙畫移動應用 | 杜 凱 | 代少玉 | |
19 | 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 | 基于民用通信設備和個人智能終端的自組網應急通信系統 | 張子恒 | 謝 楷 | |
20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人才的開發和“西出”戰略研究 | 張 力 | 邵 芳 | |
——基于陜西高校大學生的實證調研報告 | |||||
21 | 人文學院 | 城鄉一體化發展背景下 “被上樓”農民生活滿意度研究報告 ——基于湖南省益陽市的調查 | 李如玉 | 程 霞 | |
22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移動可攀爬式取像探測機器人 | 孫 斌 | 郭宏福 | |
23 | 電子工程學院 | 導盲小Q | 李 肖 | 劉乃安 | |
24 | 計算機學院 | 殘疾人體感控制助手 | 童澤坤 | 王新懷 | |
25 |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 基于ARM的多平臺USV--無人艦 | 尉粉粉 | 王從思 | |
26 | 電子工程學院 | 基于激光三維掃描的復雜光學特性材質三維重建系統 | 吳昊翔 | 姜 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