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電兩教育部創新團隊分別通過建設論證及結題驗收
日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視覺計算與協同認知”教育部創新團隊建設方案通過論證,“網絡與信息安全關鍵技術”教育部創新團隊通過結題驗收。
7月12日上午,論證及驗收會議在北校區召開。專家組先后分別對兩團隊進行了論證和驗收。西北工業大學馬遠良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專家組成員包括中國航天集團771所沈緒榜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楊銀堂教授、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李學龍教授、西安交通大學齊勇教授、長安大學趙祥模教授、西北大學房鼎益教授、武警工程大學楊曉元教授。
會上,專家組首先對“視覺計算與協同認知”教育部創新團隊建設方案進行了論證。在聽取團隊帶頭人高新波教授的建設規劃匯報后,專家組實地考察了科研平臺,并進行了質詢與討論。經過認真評議,專家組一致認為該團隊建設目標明確、思路清晰,人員組織結構合理,實施方案和運行機制切實可行。
隨后,專家組對“網絡與信息安全關鍵技術”教育部創新團隊進行了結題驗收。在聽取了團隊帶頭人馬建峰教授的總結報告之后,專家組一行進行了現場考察、質詢。經認真評議、打分,專家組對該創新團隊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團隊已圓滿完成計劃任務,達到預期目標,同意通過驗收,成績優秀。同時,專家們還建議加快相關成果技術的轉化和應用。
科學研究院及創新團隊相關成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石光明主持。
延伸閱讀:
“視覺計算與協同認知”教育部創新團隊于2013年獲得立項建設,該團隊以高新波教授為學術帶頭人,依托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影像處理系統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實驗室、信息與通信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具有良好的師資隊伍、研究積累和國際視野。團隊近5年來在“視覺計算和協同認知”方向上共計承擔國家各類科研任務3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受邀撰寫英文專著章節12個,發表SCI論文10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軟件著作權15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3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
“網絡與信息安全關鍵技術”教育部創新團隊自2010年立項建設以來,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背景,瞄準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發展前沿,圍繞無線網絡安全基礎理論及關鍵技術、云計算和數據的安全理論與技術等,以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和陜西省網絡與系統安全重點實驗室為研究平臺,在團隊帶頭人馬建峰教授的帶領下,形成了結構合理、管理有效、緊密合作的優秀科研群體。該團隊在建設期間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中國航空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發表SCI檢索論文70多篇,撰寫學術專著和教材4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2項,其中國際PCT專利5項,主導制定了ITU標準3項;引進國家外專局高端專家1人,陜西省百人計劃2人,新增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主辦/協辦國際會議3次。該團隊的建設有力推動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密碼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多個學科的發展,其中計算機科學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建設期間培養博士后4人,畢業博士研究生22人,碩士研究生1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