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本科生
  • 關于舉辦第二十六屆“星火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通知

關于舉辦第二十六屆“星火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通知


各單位:
“星火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以下簡稱“星火杯”競賽)至今已成功舉辦二十五屆。競賽創辦以來,始終堅持“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的宗旨,在推動我校學生參與學術科技實踐、發現和培養創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質教育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集中展示了我校的育人成果,體現了鮮明的導向性、示范性和群眾性,產生了廣泛、良好的影響。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引導廣大學生努力培養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積極學習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踴躍投身創新型國家建設,切實提升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開放視野和工程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全面繁榮,決定組織開展第二十六屆“星火杯”競賽,現將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競賽宗旨
崇尚科學  追求真知   銳意創新  迎接挑戰
二、競賽主題
中國夢  創新夢  我的夢
三、競賽時間
2014年6月~11月
四、競賽承辦單位
微電子學院
五、參賽對象
我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含外籍學生)以團隊或個人形式參賽。
六、參賽方式
1.個人申報
申報個人作品的,申報者須承擔參賽作品75%以上的研究工作,合作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兩人。
2.集體申報
凡作者超過兩人的項目或者不超過兩人,但無法區分第一作者的項目,須申報集體作品。其中科技發明制作A類(軟件)作品和科技發明制作B類(硬件)作品作者人數最多不超過三人,文獻綜述、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和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作者人數最多五人。
七、參賽作品要求和類型
1、參賽作品可以是學生新近發明、研究的(包括公開發表的),也可以是在校期間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活動成果。
2.參賽作品應從實際出發,思路比較新穎,技術比較成熟,側重解決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3.參賽作品類型:
A.科技發明制作A類(軟件)作品;
B.科技發明制作B類(硬件)作品;
C.自然科學類科技論文;
D.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
E.文獻綜述
4.科技發明制作B類(硬件)作品必須完成實物的制作。
5.自然科學類科技論文限本科生參加。
八、競賽日程安排
本屆競賽采取學院初賽和學校決賽分步推進,決賽階段將在新校區舉行。
1.宣傳動員和培訓階段。各學院于6月開始在學院內進行宣傳動員,做好“星火杯”競賽的準備工作。
2.競賽作品申報及立項階段。結合學校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計劃,各學院于7月~9月進行作品數量落實,組織院級競賽作品申報,于9月中旬前將報名情況上報至校團委。校團委將確定本屆競賽參賽作品的立項等級。本次作品申報將采用網上報備系統,請關注科協網站www.xidian.cc
3.作品準備階段。7月~10月中旬,各學院組織學生進行作品設計和制作;參賽人員完成作品的制作并形成完整的文檔材料。
4.初賽階段。10月中旬,各學院舉辦學院級初賽,向校團委上報初賽情況和參加校級決賽的優秀作品名單。
5.初賽作品展示階段。10月20日前,各學院組織學院內科展,并做好作品完善及申報工作。
6.決賽作品申報階段。10月25日之前,各學院將參賽團隊或個人作品登記表、作品申報書、自然科學類科技論文和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完整稿上交至新校區科協辦公室。
7.校級決賽階段。11月1、2日,評審委員會對申報作品進行評審。
8.決賽作品展示及總結表彰階段。2014年11月中旬(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九、作品評審
1.評審人員:我校各學科專家及科研處、教務處、微電子學院、團委、學生科協等部門有關人員組成學校評審委員會,作品評審由評審委員會全面負責。
2.評審原則:公平、公正、公開。
3.評審標準:根據參賽作品的可行性、實用性、科學性、創新性、工作質量等方面進行評審。
4.評審方法:詳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星火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評審規則》。
十、獎項設置
單項獎的評選以單項作品為單位,各類入圍終審決賽的作品按照3%,8%,24%,65%的比例評出特、一、二、三等獎。
集體獎的評選將根據各項參數評出一個“星火杯”,兩個“優勝杯”及四個“優秀組織獎”。集體獎評選與該學院總人數有關,參考申報人數、獲獎人數及學院總人數。
十一、競賽組織領導和評審機構
組委會主任:龍建成 楊銀堂 李建東
組委會副主任:鄧卓峰 郭寶龍 石光明 強建周 任小龍  趙樹凱  張鵬 朱文凱
組委會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校團委,朱偉同志任主任,張衛青任副主任。
評審委員會主任:莊奕琪
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張玉明  趙建
評審委員會秘書:陳妙玲  梁博  朱文文
十二、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成立由學院主管領導牽頭的領導小組,積極動員廣大學生參加到這項競賽中來,通過競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認真組織。做好學院級競賽組織工作,將此次競賽作為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外科技活動,推動我校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普及的重要舉措。
3.注重成果轉化,加強協同工作。協同校內外各方資源力量,以課外科技活動實驗基地、企業俱樂部、學院實驗室為陣地,結合創新創業教育、創業基地孵化、青年導師幫扶、專利知識培訓等形式,幫助學生孕育創新成果,促進創新到創業可持續發展,重點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業實踐。
4.加大宣傳。充分利用報紙、網站、新媒體等宣傳平臺全方位、多層次、有重點地做好競賽宣傳工作,使廣大大學生更加充分地了解“星火杯”活動的意義、目的和要求,使“星火杯”的品牌在青年學生和社會上產生更為廣泛、深遠的影響。要廣泛宣傳競賽中涌現的優秀作品和典型團隊,引導和激勵更多青年學生投身科技學術實踐,努力在校園中營造熱愛學習、崇尚學術、追求真理、敢于創新的濃厚氛圍,更好地服務校園學風建設。
5.注重成果展示。在10月20日前舉辦為期不少于3天的有規模的學院初賽作品展示活動,擴大“星火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影響力。組委會屆時將對作品展示活動進行考核,并將考核情況作為評定集體獎的重要依據。
 
附件:1. 第二十六屆“星火杯”作品立項申請表         

                      
          2. 第二十六屆“星火杯”立項說明
                 附件下載: 作品立項申請表
                  共青團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委員會
                                                                  2014年5月27日

 

 

信息來源:校科協http://www.xidian.cc/index.php/view-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