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特寫:校長鄭曉靜院士到本科生課堂聽課
西電新聞網訊(記者 習宣)8月30日上午,校長鄭曉靜院士來到南校區B樓307教室,與通信工程學院011191班和電子工程學院021191班的120多名同學一起,聆聽了國家級教學名師梁昌洪教授講授的《矢量與復變函數》。
“大家好,非常高興和大家共同學習這門課程。這門課包括兩個部分,今天我們主要學習的是矢量分析。”8時30分,梁昌洪教授準時開始授課。
為了上好本學期《矢量與復變函數》的第一堂課,梁昌洪教授提前40分鐘就來到了教室,將板書所需的黃色、青色、紅色、藍色、紫色和白色等六種顏色的粉筆,整整齊齊擺放在講桌上,并在黑板上認真地寫下了“矢量”兩個字。
上課前,鄭曉靜已經從后面悄悄進入教室,落座在倒數第三排靠邊的位置。“你是哪一級的?”剛落座,她就小聲詢問起了“同桌”學生婁聯章,“我們是11級的。”鄭曉靜點點頭,然后拿出眼鏡盒,戴上眼鏡,仔細翻閱起梁昌洪教授的教案。
“《矢量與復變函數》,講的是工程數學。數學關注工程,工程應用于數學。這門課的要點是要抓概念、抓思想、抓應用。”上課伊始,梁昌洪教授從朝鮮戰爭講起,講到了志愿軍戰士為躲避炮彈、跳進彈坑的例子,引入了工程數學的概念。
在今天的課上,梁昌洪教授主要講述了“什么是矢量”、“矢量的相互作用”等基本知識點,并列舉了實際例子深入淺出地說明。
“請注意,這部分知識我會講得慢一點。”9時36分,當梁昌洪教授擦干凈黑板,寫下“函數逼近”這四個字時,他提醒同學們,“這個知識點,對你們來說是全新的內容。”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這是他的第九屏板書。
整堂課上,鄭曉靜一直聚精會神地聽課,不時在紙上做筆記,并認真填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本科課堂教學情況聽課表》的相關內容。
今天的這堂課,除了鄭曉靜外,還有一批特殊的“學生”,他們是近10名電子工程學院新入職的青年教師。
“除了講課,今天我還要告訴你們什么叫努力,什么叫用功。我都快70歲了,我能夠做到的,你們一定能做到,因為你們年輕呀!”快下課時,梁昌洪教授對今天觀摩他課程的青年教師特別強調,“教學是一門苦差事,要想上好課,就要做到‘把心交給教學,用氣感染學生,用力提高實力’。”
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梁昌洪教授結束了今天的課程。
“我是新來的校長鄭曉靜。”坐在教室后面的鄭曉靜走到講臺前向同學們自我介紹,“很榮幸第一次到西電來聽本科生的課程,就聽到了梁老師講授的這一門非常精彩的課程。”
“我原來學這門課的時候,還是在華中科技大學。今天,30多年過去了,再次聽同樣一門課,同樣一個內容,我覺得梁老師講得十分精彩。”鄭曉靜說,“梁老師的課開頭就非常引人入勝,而且始終貫穿著‘抓概念、抓思想、抓應用’的主題,非常精彩,整堂課程重點明確、概念清晰,表述準確,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各位能夠在西電聽到梁老師上的課,不枉西電之行。”
鄭曉靜希望在座的青年教師向梁昌洪教授學習,學習他幾十年如一日,用堅守本科教學第一線的實際行動,去詮釋全國教學名師稱號的精神。她希望青年教師用心教學,思考如何站穩講臺,用行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鄭曉靜表示,當前國家正在著力提升本科教育質量,學校將嚴格貫徹和落實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凸顯本科教育的根本地位,一切以學生為本,讓我們的教授、特別是名教授給本科生授課,服務于學生的成長成才。
最后,鄭曉靜與同學們一起,用熱烈的掌聲表達了對梁昌洪教授精彩一課的感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