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星火杯”論文撰寫要求及撰寫基本格式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論文撰寫要求及撰寫基本格式
一、論文版式、頁碼及書寫要求
1、紙張:A4紙
2、頁面設置:上邊矩3.0cm,下邊矩2.5cm,左邊距3.0cm,右邊距2.5cm:頁眉、頁腳邊矩均為2.0 cm。
3、層次和標題:層次應清楚,標題應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論文分三級標題,具體格式如下:
一級標題:前言(引言、緒論、第一章) □□□□□(一級標題,居中,單列一行,黑體,3號或16pt,段前、段后間距為1行);
二級標題:1.1 □□□□□(二級標題,左對齊,單列一行,黑體,4號或14pt,段前、段后間距為1行);
三級標題:1.1.1 □□□□□(三級標題,左對齊,單列一行,黑體,小4號或12pt,段前、段后間距為1行);
其它標題或需突出的重點,可用小4號黑體(或加粗)。最后一級標題不可以單列一行,只須后空一字打印具體內容。上述段前、段后間距可適當調節,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適的換頁位置。
4、正文字體:采用仿宋體小4號,字間距為默認,行間距為固定值20磅;參考文獻具體內容用宋體5號字; 頁碼:從前言(序言、第一章)開始按阿拉伯數字連續編排。第一章之前的頁碼用羅馬數字單獨編排,頁碼打印在頁面下方居中。
5、文中英文、羅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體,按規定應采用斜體的采用斜體。
6、圖、表、公式等
①、文中所列圖形應有所選擇,照片不得直接粘貼,須經掃描后以圖片形式插入。圖中術語、符號、單位等應與正文中表述一致。圖序、圖名、圖例說明居中置于圖的下方。
②、文中表格均采用標準表格形式(三線表,可參照學報中的表格形式)。表中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表序、表名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注置于表的下方。
③、圖、表應與說明文字相配合,圖形不能跨頁顯示,表格一般放在同一頁內顯示。
④、文中的圖、表、公式、附注等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按章節(或連續)編號,如圖1-1,表2-2,公式(3-10)或圖1,表1,附注1,公式(1)等。
⑤、圖、表標題采用 5號黑體;表格中文字、圖例說明采用 5號或小5號宋體;表注采用6號宋體。具體內容用可選擇宋體5號或小5號字。
7、量和單位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規定,執行GB3100~3102:93有關量和單位的規定(參閱《常用量和單位》.計量出版社,1996)。單位名稱的書寫,可采用國際通用符號,也可用中文名稱,但全文應統一,不要兩種混用。
參考文獻(五號,宋體)
[1] H.E.S.Said, T.Tan and K.Baker.Personal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handwriting [J].Pattern Recognition, 33:149-160, Jan. 2000
[2] 吳佑壽,丁曉青.《漢字識別原理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8。
(小五號宋體)
注:文中所引的參考文獻, 作者均應認真閱讀過, 對文獻的作者、題目、發表的刊物、年份、卷期號和起止頁碼等均應核實無誤,并按在正文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標引的序號兩邊加“[]”,作者不超過3人的姓名都寫, 超過3人的第三人后面加“,等(et al)” 。無論中外署名,一律姓(大寫)先名后,作者姓名之間以逗號分隔。參考文獻一律置于文末。具體格式如下:
期 刊:作者.論文題目[J].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專 著: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譯 著:作者.書名[M].譯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論 文 集:作者.論文題目[A].編者. 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學位論文:作者.論文題目[D].所在城市:保存單位,年份.
專 利:申請者.專利名[P].國名及專利號,發布日期.
技術標準: 技術標準代號.技術標準名稱[S].地名:責任單位,發布年份
技術報告:作者. 文題[R].報告代碼及編號,地名:責任單位,年份.
報紙文章:作者. 文題[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電子公告/在線文獻:作者.文題[EB/OL]. http://…,日期.
數據庫/光盤文獻:作者.文題[DB/C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其他文獻:作者.文題[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