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陜西省電子學會簡介及網站


 

歡迎訪問 陜西省電子學會網站  http://www.eisn.org

陜西省電子學會(以下簡稱學會)始建于1962年3月8日,是陜西省電子信息業界的科技工作者和有關企事業單位自愿組成,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團體登記的有關規定注冊登記的全省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法人社團;是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中國電子學會地方學會。陜西省民政廳是學會的登記管理部門;陜西省信息產業廳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學會的掛靠單位。
     學會會員分個人會員和單位會員兩個類別,目前擁有個人會員3500人,單位會員85個;個人會員又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學生會員、會員、高級會員。具有工程師、講師、助理研究員以上職稱,或具有相當上述水平的電子信息科技工作者均可申請成為陜西省電子學會會員。學會打破行業和部門界限,集結了以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吳祖凱、沈緒榜、候詢、馬元良,國家級專家郝躍、鄧永孝、王錫吉,“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段寶巖為代表的學者、專家、教授、企業家群體。
     學會設有學術、科普與繼續教育、編輯出版、科技服務、組織建設等5個工作委員會和一個辦公室,目前辦公室由專職工作人員4名、兼職工作人員1 人組成。學會下設專業委員會25個,學會并對5個地(市)電子學會進行業務指導(請看組織機構框圖)。為了規范行為、理順關系,學會共建立各項規章制度18項,為學會建設起了積極作用。
     學會每年召開各種類型的學術活動(含專業委員會)30次左右;每年舉辦“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和各種培訓班達10余期;每年舉辦科技展覽活動4次左右;學會每年組織電子信息科技考察團出國考察、參觀、參展;每年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聯合邀請外國專家、學者來陜西作學術報告和講座,為建立友好往來,促進學科發展和技術進步起了積極作用。
      編輯出版工作得到發展。《現代電子技術》期刊,是由中國電子學會支持,陜西省電子學會與陜西電子雜志社合辦的技術類刊物,從2003年起改為半月刊,每期8000冊;學會《簡報》由學會辦公室編輯出版,為雙月刊,每期600份;電子情報專業委員會出版的《網絡縱橫》為不定期刊物,每期300份;從2002年開始組織各專業委員會編輯出版電子類科普叢書。學會免費為會員提供學會《簡報》和《網絡縱橫》,優惠為會員訂閱《中國電子報》和學會刊物《現代電子技術》,為會員提高和發展專業技術水平提供服務。
      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學會每年開展科技攻關、技術服務、成果鑒定和技術評估若干項。由學會可靠性專業委員會與西安石油勘探儀器總廠合作,在DYX---A型電纜遙測短節儀器設備和DSC6B小型采集站可靠性工程中取得可喜成績,榮獲中國科協、國家經貿委“千廠千會協作行動”優秀成果獎。
      改革開放以來,學會堅持創新、不斷探索、服務社會、促進學會工作健康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開展的學術交流、科普活動、科技服務和組織建設的“四星級”打分評比活動中,連續9年被評為“四星級先進學會”;被中國電子學會連續8年評為“優秀地方學會”;被中國科協“學會”雜志9次授予全國省級學會“學會之星”稱號;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先進民間組織”榮譽稱號。
      四十五年來,學會在陜西省科協、省信息產業廳、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領導和中國電子學會的指導下,圍繞陜西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局,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依靠廣大會員和科技工作者,積極開展活動,取得長足發展,已進入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系統和中國電子學會系統的先進學會行列。在經濟全球化和高科技迅猛發展的形勢面前,學會將會認真領會黨的十七大的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經營學會的觀念和為會員服務的思想,加強學會能力建設,團結一致,與時俱進,拓寬思路,真抓實干,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提升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為把學會建設成為一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科技社會團體而努力。

           來源  http://www.eisn.org/html/introduction/eis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