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第十七屆“星火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通知(轉發)
關于舉辦第十七屆“星火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通知
日期: 2005-10-9 18:26:58 作者: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團委
各學院團委:
為培養學生科技創新意識,營造濃厚的校園學術氛圍,檢閱學生科技學術水平,推動我校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全面繁榮,決定舉辦第十七屆“星火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為了能夠把本屆競賽辦成有特色、有影響的大型科技活動,現將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競賽宗旨
崇尚科學 追求真知 勤奮學習 銳意創新 迎接挑戰
二、競賽時間
2005年9月至12月
三、競賽承辦單位
理學院
四、參賽對象
我校正式注冊的研究生、本科生、高職生,以團隊或個人形式參賽。
五、參賽方式
1、個人申報
申報個人作品的,申報者須承擔參賽作品75%以上的研究工作,合作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兩人。
2、集體申報
凡作者超過兩人的項目或者不超過兩人,但無法區分第一作者的項目,須申報集體作品,人數最多不超過三人。
六、參賽作品要求和類型
1、參賽作品可以是學生新近發明、研究的(包括公開發表的),也可以是在校期間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活動成果。
2、參賽作品應從實際出發,思路比較新穎,技術比較成熟,側重解決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3、參賽作品類型:科技發明制作類作品、計算機軟件開發和設計類作品、自然科學類科技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面向新區學生的專題競賽。
4、科技發明制作類作品必須完成實物的制作。
5、自然科學類科技論文限本專科學生參加。
七、競賽日程安排
本屆競賽采取學院初賽和學校決賽分步推進,校本部和新校區分賽區競賽的方式。
1、宣傳動員和培訓階段。各學院于9月份在學院內進行宣傳動員,做好院級初賽的前期準備工作。
2、作品準備階段。9月中旬至10月底,參賽人員完成作品的制作及形成完整的文檔材料。
3、院級初賽階段。11月上旬,各學院舉辦學院級初賽,選出優秀作品參加校級決賽。
4、初賽作品展示階段。11月14日前,各學院組織學院內科展,并做好作品完善及申報工作。
5、決賽作品申報階段。11月中旬,各學院將參賽團隊或個人將作品登記表、作品申報書、自然科學類科技論文和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完整稿上交到理學院團委辦公室;新校區交到信遠樓II區428。
6、校級決賽階段。11月下旬,評審委員會對申報作品進行評審。
7、決賽作品展示及總結表彰階段。2005年12月初(具體時間另行通知),校本部主賽區和新校區分賽區同步進行。
八、作品評審
1、評審人員:我校各學科專家及科研處、教務處、理學院、團委、學生科協等部門有關人員組成學校評審委員會,作品評審由評審委員會全面負責。
2、評審原則:公平、公正、公開。
3、評審標準:根據參賽作品的可行性、實用性、科學性、創新性、工作質量等方面進行評審。
4、評審方法:詳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星火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評審規則》
九、獎項設置
單項獎的評選以單項作品為單位,各類入圍終審決賽的作品按照3%,8%,24%,65%的比例評出特、一、二、三等獎。
集體獎的評選將根據各項參數評出一個“星火杯”,兩個“優勝杯”及四個“優秀組織獎”。
十、競賽組織領導和評審機構
組委會主任:郝躍 龍建成 李汝峰
組委會副主任:陳平 史小衛 蔣舜浩 黃國泉 劉剛 劉三陽 任小龍
組委會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任小龍同志兼任主任,陳晏輝、車純任副主任。
評審委員會主任:劉三陽
評審委員會副主任:郭立新 李平舟
評審委員會秘書:陳晏輝 車純 李文
十一、工作要求
1、要高度重視,成立由學院主管領導牽頭的領導小組,積極動員廣大學生參加到這項競賽中來,通過競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要認真組織好學院級競賽,將此次競賽作為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外科技活動,推動我校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普及的重要舉措。
3、要在11月14日前舉辦為期不少于3天的有規模的學院初賽作品展示活動,擴大“星火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影響力。組委會屆時將對作品展示活動進行考核,并將考核情況作為評定集體獎的重要依據。
4、考慮到新校區實際情況,要求各學院動員2004級不少于10%的學生參賽,此項條件也將作為評定集體獎的重要依據。
5、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課外科技活動氛圍。
更詳細的信息請訪問 http://www_xdyouth_org_cn/RJZX/kx/index.asp
共青團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委員會
二OO五年九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