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本科生
  • 2011年第四屆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報名通知

2011年第四屆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報名通知


        2011年第四屆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由教育部高教司和工信部信息安全協調司指導,由教育部高等學校信息安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承辦。本次競賽的目的是為培養、選拔、推薦優秀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創造條件,促進高等學校信息安全學科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團隊合作精神,普及信息安全知識,提高學生信息安全意識。

        本指南為學生、指導教師和高校如何參與本次競賽提供具體指導。

一、學生參賽及報名

        1、報名截止日期內具有正式學籍的全日制在校本、專科生均可報名參賽。評審時,如發現參賽隊員不符合參賽規定,將取消參賽隊伍的參賽或獲獎資格
        2、每支參賽隊不超過4名學生(包括1名組長),每支參賽隊限指定1名指導教師,每名學生限參加1支參賽隊,各高校參賽隊數不限。
        3、報名:通過2011年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網站進行網上報名。
        4、報名截止時間:2011年4月1日。
        5、參賽名單公布截至日期:2011年4 月5 日。
        6、獲得參賽資格后,各參賽隊伍須將參賽隊伍信息上報本校教學管理部門,得到認可后,方可最終進行初賽。

二、參賽作品

        1、參賽作品要體現一定的創新性和實用性。
        2、參賽作品可以是軟件、硬件等。參賽作品的內容以信息安全技術與應用設計為主要內容,可涉及密碼算法、安全芯片、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系統安全、VPN、計算機病毒防護等,但不限于以上內容。
        3、參賽隊自主命題,自主設計。本次競賽采用開放式,不限定競賽場所,參賽隊利用課余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品的設計、調試及設計文檔。所有參賽題目須得到組委會認可,并同意后方能參賽。 如果參賽隊伍所報題目及內容違反賽事精神和章程,組委會有權要求參賽隊伍進行修改,并得到認可后方可參加競賽。競賽只接受防御性 的題目,不接受任何具有攻擊性質或與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相違背的題目。
        4、參賽隊的參賽內容應該是參賽隊員獨立設計、開發完成的原創性作品,嚴禁抄襲、剽竊、一稿多投等行為。凡發現此類行為,將取消參賽隊伍的參賽資格,并追究相關指導教師和高校的責任。
        5、凡已公開發布并已獲得商業價值的產品不得參賽;凡有知識產權糾紛的作品不得參賽;與企業合作即將對外發布的產品不得參賽。
        6、本次競賽不支持論文參賽。

三、初賽

        1、2011年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分初賽和決賽。凡取得參賽資格的參賽隊均參與初賽。
        2、初賽時間:2011年4 月5 日至2011年6月5日。在此時間內,各參賽隊完成參賽作品。
        3、競賽初賽要求提交文檔資料和作品源代碼。文檔資料網上提交截止時間為2011年6月5 日24時,各賽隊通過競賽網站http://isc2011.nudt.edu.cn上"參賽流程"公布的方法進行提交。相關文檔用于網評專家進行網絡評審。提交的資料應包括:競賽作品報告和作品源代碼。作品相關設計報告至少包括如下內容:
          (1)系統方案、功能、指標、實現原理、硬件框圖、軟件流程;
          (2)系統測試方案、測試設備、測試數據、結果分析、實現功能、特色;
          (3)其他文檔:除上述規定文檔以外的其他作品相關資料。
         4、所有文檔正文要求用宋體、小4 號字,1.5 倍行距,所有文檔的電子版必須于2011年6 月5日24時前通過競賽網站進行提交。
         5、本次競賽的組委會將在全國范圍內組織專家對參賽隊伍提交的作品進行網絡評審。依據網絡評審結果,由專家組評審并最終確定進入決賽名單。進入決賽的參賽隊伍由專家組根據參賽隊伍總數及參賽作品質量確定。
        6、專家網絡評審的主要內容 方案設計與作品性能、作品的原創性與創新性、作品完成程度、作品的應用價值、報告、文檔的規范性等。
        7、網絡評審方式 專家審閱作品設計報告,依據評審規則對參賽作品進行打分,并給出評審意見。每一件作品有3位專家進行評審。

四、決賽

        1、組委會將在2011年7 月10 日公布進入決賽的名單。
        2、在獲得決賽資格后,各參賽隊伍可以對作品進行完善和修改。
        3、決賽時間:2011年7 月23 日至2011年7 月24 日。 組委會將通知參賽隊伍具體的決賽時間。獲得決賽資格的參賽隊伍應在規定時間內參加決賽。決賽分為作品測試和答辯。
        4、作品測試 參賽隊自行攜帶作品、文檔及設備,到決賽地點進行作品測試。決賽時,主辦方僅提供教育網的網絡環境。各參賽隊伍須自帶測試設備,如對作品的測試環境有特殊要求,與組委會秘書處協商。
        5、答辯: 答辯時間為30分鐘,包括PPT陳述、演示、測試與專家提問。
        6、評審專家對每個競賽作品實行分項打分,集體討論,結合網評結果綜合評定,并最終確定參賽作品的等級。
        7、決賽時,由競賽承辦方統一提供附近賓館、飯店等相關信息,由參賽學校自行解決食宿,費用自理。

五、獲獎

        1、本屆競賽設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其中,一等獎獲獎比例原則上不超過進入決賽隊伍的五分之一;二等獎獲獎比例原則上不超過進入決賽隊伍的三分之一。
        2、本屆競賽設"2011年第四屆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優秀參賽獎",完成競賽要求比較好的參賽隊可獲優秀獎。
        3、競賽頒發統一的獲獎證書,對獲獎參賽隊伍予以獎勵,由教育部高等學校信息安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頒獎事宜。
        4、所有獲獎隊伍及名單將以多種方式公布,并報送相關高校,作為高校評定獎學金等的參考。
        5、本次競賽計劃將有代表性的作品整理成冊出版發行。
        6、獲獎隊伍將獲邀參加2011年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頒獎大會。
        7、頒獎時間:2011年7 月25 日。

六、指導教師

        1、指導教師必須是參賽隊伍所在高校在職教師。
        2、指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選題,設計方案的論證,但具體的硬件制作、軟件編程、系統調試、設計報告必須由參賽學生獨立完成。
         3、指導教師負責所指導學生參賽作品的原創性、不具攻擊性,以及不與國家法律、法規相違背。
         4、組委會將評選優秀指導教師,并予以表彰。

七、參賽高校

        1、各高校在收到參賽通知后,指定1位教師作為聯系人,負責本校競賽相關事宜,并在競賽網站上下載"高校通信教師登記表"將該教師信息填寫完后,發送給組委會秘書處(含電子版和蓋鮮章的紙質版)。
        2、各高校負責本校范圍內的競賽組織、選拔等工作,并對本校范圍內參賽隊伍及指導教師的真實性負責。
        3、在公布參賽名單1周內,各高校須審核本校參賽隊伍名單,在競賽網站上進行提交。
        4、參賽學校向組委會交納一定數額的經費用于競賽的組織工作。高校交納經費標準為200 元人民幣/參賽隊伍。在公布參賽名單2 周內,各高校通過銀行匯款或郵局匯款方式交納參賽費,同時將銀行匯款回執掃描后發至組委會秘書處郵箱isc2011@nudt.edu.cn 。
        5、設立"2011年第四屆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優秀組織獎",對在競賽中表現出色和做出貢獻的高校給予表彰。
        6、各高校應從培養和選拔創新人才的角度出發,對獲獎學生在獎學金評定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
        7、禁止參賽高校弄虛作假。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大賽章程的行為,組委會將取消相關獎項,并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八、聯絡信息

        競賽網址:http://isc2011.nudt.edu.cn  
        電子郵箱:isc2011@nudt.edu.cn
        秘書處聯系電話:0731-85475806,13975198742
        秘書處負責人:龍軍
        秘書處通信地址: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網絡工程系
        郵政編碼:410073

九、其它

        本參賽指南的最終解釋權歸競賽組委會。




2011年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組委會

2010 年12月19 日

來源:http://isc2011.nud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