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電生活完全手冊:學住吃
學在西電
■ 學生記者 侯鍇
教學區是一所大學的核心。如果有機會俯視西電全景,你就會發現教學區集中在校園的中線上,ABCDE-FG幾座大樓按順序由西至東貫穿下來。以字母命名,雖說通俗,卻也簡潔,加上風格、色調的統一性,倒也形成了另一番特色。現在,我也承襲簡約之風,為學弟學妹們介紹介紹我眼中的“核心區域”。
A樓:上學期新開放的教學樓,主要面向大一學生。因為流動人員不多,這里不失為上自習的好地方。
B樓:以節約空間的理念為主,內部設計采用緩坡加之樓梯、大小階梯教室并建的方式。在你為其眼前一亮的新鮮感過后,接踵而至的是頭暈目眩。樓層的確認、教室的尋找成了一個大問題。為了少走彎路,一定要注意出現在樓梯口處標有教室號的指示牌。
C樓:考研學生的根據地,由于他們以此為家,日夜奮戰,造成了這里居高不下的占座率。如果平時你能找到地方自習就不要為這里人口密度的增加再做貢獻了。
D樓:色調以鋼筋白為主,由對稱的兩部分組成,為教學區增添了不少活潑元素。四間大教室,一間尚可容納四五百人。你們大部分的公共課將在這里度過,學習氛圍比較輕松。
E樓:素有“全亞洲最長教學樓”之稱。也許僅僅是戲稱,可聰明的你定已知道它的特點了吧。它與其他字母樓平行,幾乎橫貫西電東西。一區是電子教室、二區是電子實驗室、三區是上機室,一定要記清!
F樓:一所純實驗樓,里面實驗設施齊全。實驗課后,記得不要拖欠實驗報告哦。
G樓:以前的考試專用樓,隨著A樓的投入使用,它光榮退居二線,據說也將以實驗樓的身份面世于眾。
信遠樓:它的內部功能有些繁雜,一區用以教學和自習,二區的五樓為學生提供英語交互練習。設備有限,大一的你,一定要早點去做交互。值得一提的是,從海棠到信遠樓上課的距離不亞于從竹園到B樓,如果稍稍貪睡的你上課不想遲到,還是以車代步吧。
溫馨提示:基本每個樓前的值班室都有小黑板來提示大家領取丟失物品,我們要做到的是,務必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
圖書館:如果說教學區是核心,那圖書館就稱得上靈魂了。南校區圖書館氣勢恢宏,獲得“魯班獎”就是明證。不斷完善的圖書資源、及時更新的雜志期刊、還有名師講座的報告廳、方便查閱資料的電子閱覽室,應有盡有。對著寬敞的大木桌、坐著舒適的沙發、欣賞著不同的壁燈、在炎炎夏日吹著空調的你,一定會覺得到這個地方特別值得。
實訓中心:一學期總會有這樣一道風景:穿著深藍色電裝服的學生們在實訓中心出入。鍍工、鉗工、電工不同的實訓,金色的硬幣、小榔頭、小收音機等不同的成品,羨煞了人文院的孩子。好心的你,記得把里面的趣事告訴我哦。
書店和報刊亭:喜愛期刊雜志的同學對報刊亭寄予了厚望。南校區只有一家報刊亭。熱衷于此的你走過海棠、穿過綜合樓就能到達目的地——竹園。綜合樓的書店挺多,新書店、舊書店,滿目琳瑯、應有盡有;周末的流動書攤也許會讓你收獲意外的驚喜。
花園:初進學校,就有老師說西電最不缺的是花園。這樣優美的環境一定要好好利用一下。晨光、微露、清風、樹蔭,再和著你瑯瑯的讀書聲,怎一個愜意了得!
住在西電
王重潔 整理
西電南校區共有海棠、竹園、丁香三大宿舍群。大多數本科新生將入住海棠公寓,海棠公寓其余宿舍歸大二學生住,大三學生在竹園公寓住,丁香公寓為大四學生宿舍。
海棠學生宿舍的基本結構為兩室一廳,分為左室、右室加一個客廳,客廳里有電視機,可以收到59個電視臺(不過大部分為西安本地臺)。一進門有洗澡間與洗漱臺,外邊有一陽臺,非常不錯哦。(作者系E流論壇管理員)
吃在西電
王重潔 整理
民以食為天。話說西電新校區有丁香、海棠、竹園三個學生公寓區,分別建有丁香、海棠、竹園餐廳。距離2010級新生入住的海棠公寓最近的是海棠餐廳,該餐廳分上下兩層,可容納1500人。海棠餐廳朱經理說,海棠餐廳堅持按ISO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的標準運作,有百余種菜色,衛生、安全、質量有保證,低、中、高不同價位的飯菜也為同學們提供了多種選擇。
為使來自五湖四海的新生吃到可口的飯菜,海棠餐廳二樓設有“風味小吃”酸、甜、咸、辣,刀削面、拉條子、冒菜,定能讓你胃口大開。除了這些,海棠餐廳還推出了“夜市”,同學們在這里可以吃到烤魚、烤肉等美味。
海棠、竹園和丁香餐廳各具特色、各有所長,海棠和丁香餐廳都設有清真窗口,竹園餐廳三樓設有清真餐廳。
學弟學妹們如果吃膩了食堂的飯菜,可以到綜合樓的小吃店去調劑一下。“美食坊”的砂鍋龍須面,韓國料理店的涼面、拌飯、灌湯包,還有冒菜館等,味美又實惠。偶爾叫上幾個好友在大排檔吃一頓,天南地北,豈不樂哉?
如果學弟學妹們想好好改善一下,就去“白云閣”,或者是“成緣居”、“邁德思”,火鍋店“青青校園”等。雖然有這么多地方可以就餐,但提醒各位學弟學妹們注意飲食衛生,營養搭配。未來在西電的日子里,相信學弟學妹們能夠很快勾畫出自己的 “美食地圖”。(作者系E流論壇管理員)
這些經驗要了解
學生記者 王舒平
而今社會,人們常常習慣了簡裝出行。可是即便大包小包,換個地方生活也總有些東西帶不全整,總有些事情要習慣。想必新生來到西電也會這樣。不過不用擔心,我來帶你轉轉學校。
每個大的宿舍樓中間都有一個小的超市。一般的東西都可以在這里買到,多又好,位于新綜合樓(西綜合樓)的南面,是校內最大的超市。這里的東西雖沒有人人樂的種類繁多,但也夠齊全。只要不太挑剔,你就一定可以買到想要的東西,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錢不夠了?沒有關系,刷卡!不過僅限建行卡。不過,對于校內的超市,應該算是不錯了。
沒有建行卡?沒關系。
新區內銀行有三個。除了位于竹苑餐廳東門口的建行取款機,位于舊綜合樓(東綜合樓)南面的交通銀行和位于E樓下的郵政儲蓄也是我們常常會用到的。交通銀行是一個大的營業廳。而郵政儲蓄卻于上個學期開始只剩下取款機了。當然,今后的補助金和獎學金,學校會打到發給每個人的交行卡上;飯卡轉賬也來自這張卡。大家各取所需吧。
郵局也位于E樓,郵政儲蓄的旁邊。不過取信需要先知道自己班級的郵箱號碼,領取包裹則需帶著身份證了。匯款單的領取,對于新生來說,更要特殊一些,需要持有新生部的證明;一千元以上的大額匯款更是要到含光路的郵政儲蓄領取。還有,就是營業時間,早上十點才會上班。
至于娛樂,籃球場、羽毛球場、游泳館等運動場所都在宿舍的西面。也許你的宿舍就面對著它們。想要上網可以去C樓圖書館里的電子閱覽室,網速大家自己體驗吧,不過記得帶上一卡通。
書店、理發店、眼鏡店等等都可以在兩個綜合樓里找到。甚至還會有酒吧和服裝店。不過服裝店里的服裝種類樣式較少,可以應急,倘若真正想買,就只有去市內了。
新校區現在的交通已經可謂是“四通八達”了。直接坐去老校區的校車是最快,最方便的選擇;也夠安全。可是班次不多,要對準時間。東門外的公交倒是很方便,除了916、922各種線路車外,還有一些通往市內的小中巴。但是選擇公交的話,出門前要做好忍受擁擠的準備。基本上都會要到郭杜或五龍車城 (也叫英捷舊車交易市場 )轉車。末班車到晚上七點半。所以在這里,常會養成“早去早回”的好習慣。門外的“蹦蹦”可謂是一道吸引人的風景線,但不太安全,個人認為坐公交是比較安全實用的選擇。
來源:《西電科大報》 2010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