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大學生候選人 張學攀:攀科技高峰譜感恩篇章
電院06級本科生 張學攀 入圍2009年度大學生百名候選人,請為張學攀投一票 支持 電院優秀學生!
投票地址 http://stu.people.com.cn/
張學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2006級學生,中共黨員。
他參加2008-2009學年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國家一等獎;2009年參加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國際一等獎;參加了中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獲得國家一等獎,同時摘取陜西賽區“TI杯”;同時參加了863計劃專題項目課題研究和本科科研訓練項目工作小組。2009年獲校一等獎學金、社會獎學金和“優秀學生標兵”等榮譽稱號。他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報母校服務同學,積極參加學校教學實驗板——“創新實驗”的研發,目的是讓其他同學可以更好的理論聯系實踐;積極參與《我與西電共成長》優秀學生巡回報告團,在宣講會上他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引導同學們在大學期間不僅要學好如何做學問,更要學好如何做人。他用創新和勤奮攀登科技高峰,用感恩和奉獻譜寫壯美篇章。
求真勵學,振興夢源起西電
2006年,他滿懷憧憬來到了古城西安秦嶺腳下,求學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張學攀堅信沒有扎實的基礎,就不會做出驕人的成績。在大學校園里,經常看到他勤奮自強的身影——操場上,滿是他在披星戴月中鍛煉身體的軌跡;花園里,他朗朗的讀書聲與鳥語花香協奏成一曲唯美的交響樂;自習室里,他總是第一個到卻又是最后一個離開的人;圖書館中,一茶一世界,他品著香茗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開始了他的求學之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是一個勤奮學習卻又懂得從學習中汲取快樂的人。經典模型的建立,讓他體味到學以致用的深刻意義;繁瑣公式的推導,讓他看到了邏輯與理性的完美結合;巧妙算法的設計,讓他感悟到最簡單的才是最美的;嚴謹程序的編寫,讓他體驗到膽大而心細后取得成功的喜悅。刻苦學習,讓他涉獵廣泛、基礎扎實;銳意創新,讓他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活學活用。他因學習而快樂,又因快樂而學習,如此良性循環構成了他學習生涯的世外桃源。“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學習和生活上,他以助人為快樂之本。辛勤的汗水和快樂的成長換來了成功的喜悅,他獲得多次校獎學金,社會獎學金和“優秀學生標兵”榮譽稱號。
“厚德,求真,勵學,篤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承載很多人的夢想,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通過在西電學習,他愈發對電子信息工程產生濃厚的興趣。但中國電子事業仍然相對落后,發展中國的電子事業乃至發展中國科學技術,成為他在新一階段的理想和使命。就這樣,他的振興夢伴著一顆中國心起航了!
團結創新,勇攀科技高峰
“團結,勤奮,求實,創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素以濃厚的科技競賽氛圍而著稱,各種科技盛宴充實著他的大學生活。濃郁的氛圍也感染了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更加堅定了他參加競賽的信念。
他的競賽之路起航于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在學校舉辦的暑期數學建模培訓中,他用規律的每一天譜寫著不規律的成長韻律。酷熱是西安夏季的主旋律,當時地處實驗樓頂樓,驕陽炙烤著他們的實驗室,他每天都以汗洗面。“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志存高遠的他毫不動搖。對于團隊競賽,好的合作必然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在合作出現問題時,他和隊友相互包容、相互鼓勵,為了共同的目標共同奮斗。“學百家之長,自主創新”,在做題過程中,他積極推行創新,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創新,去解決問題。正是這種吃苦耐勞、團結合作、銳意創新的精神,促使他們獲得國家一等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獲得數模競賽國家一等獎之后,他抱著 “自強不息”的精神,去沖刺更高的目標——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寒風擋不住他前進的道路,冰雪冷卻不了他求知的熱情。經過一個緊張而忙碌的學期后,寒假里他留在了學校,積極備戰ICM。這時他們的團隊更加緊湊:生活上,他們是團結友愛的朋友;學習中,他們是互相幫助的伙伴;競賽時,他們是戰無不勝的搭檔。在培訓過程中,他們也遇到了重重困難,但他們并沒有放棄,反而更加努力。因為他們始終相信,天道酬勤!在美國賽的四天四夜里,憑借著默契的配合,以及平時儲備的經驗,他們表現的很出色,最終摘得國際一等獎。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在獲得數模競賽雙項大獎后,永不止步的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對實踐能力要求更高的中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伴著鬧鐘的響起,瞇縫著惺忪的睡眼洗漱完畢,新的一天開始了。實驗室里,隊員之間的關系都很融洽,在培訓過程中,相互交流,共同進步。開始時,有的團隊不小心“放炮”了——把電容爆了,隊友們哈哈大笑,但在笑聲中他們也銘記了這個教訓,避免日后再次發生。晚上十一點的時候,他們的實驗室依舊燈火通明,他就是這樣充實而又快樂過著每一天。到后來,學習緊張時,他就把涼席被褥搬到了實驗室,在實驗室通宵工作,只在凌晨睡兩三個小時,第二天又開始了新的工作。“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正是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執著的信念,鍛煉了他和他的團隊的能力。最終,他們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國家一等獎,同時摘取了陜西賽區“TI杯”。
回報奉獻,譜寫感恩篇章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他深刻明白這個道理。如果沒有學校優良的學風,就不會有他踏實勤奮的求學之路;如果沒有老師的辛勤授課,那么他現在或許還是個概念不清的門外漢;如果沒有教練的悉心指導,就不會培養出他在實踐中的各方面能力;如果沒有同學和隊友的關心與照顧,他也不會在各種競賽中取得成功。所以他說,沒有西電就沒有他優異的成績。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在取得成績之后,他不忘回報母校,他努力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學校做出貢獻。
在2009年11月份,當了解到學校推行的“創新實驗”教學項目對學生學習和學校教學的重要意義后,他積極參與了該項目的研發。從設計電路、畫印制電路板再到編程、焊接、調試,他有時候在冰冷的實驗室一呆就是一整天。最終他完成了“創新實驗”的開發設計。而現在,“創新實驗”也按照預期在學校教學中開展起來。“創新實驗”讓同學們從大二到大四,把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它讓更多的學生理論聯系實踐。而張學攀,正是懷著一顆對母校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促進“創新實驗”的發展,為學校的教學工作以及學生的學習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另一方面,他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我與西電共成長”,優秀學生巡回報告團》系列講座。初到大學時,他也充滿著迷茫與困惑,而這也讓他在大一時嘗到了苦頭。所以,為了讓更多的同學不再迷茫、少走彎路,為了讓同學們渡過一個更有意義的大學生活,他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與體會,同低年級同學分享他的經驗與教訓,希望以此激勵低年級同學。他結合參加競賽后的感悟——沒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就不會有突出的實踐能力,建議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要腳踏實地、循序漸進,不要好高騖遠。從樹立目標到實現目標,再從誠實守信到責任心等,他引導同學們在大學期間不僅要學好如何做學問,更要學好如何做人。
“位卑未敢忘憂國”。2009年12份,作為電子設計競賽獲獎者的優秀代表,他參加了由美國德州儀器(TI)公司主辦的“模擬技術冬令營”活動。但過程中,“為什么我們中國學生的優秀團隊要參加由外國公司主辦的活動?”引起他深深的思考……“發展中國的電子事業,辦中國人自己的冬令營!”就這樣,愛國熱情激發了他強烈的責任心與使命感: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發展中國的電子事業、發展中國的科學技術做出貢獻!因為他深刻意識到,講座可以影響一群人,但科學技術可以影響一代人!
他,就是這樣用自己綿薄之力,譜寫著“回報母校,奉獻社會”的感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