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本科生
  • 教育部擬將大學新生不報到行為記入誠信檔案

教育部擬將大學新生不報到行為記入誠信檔案


 

  “從2009年起,如果被高等學校按志愿錄取但沒入學報到,可能將作為誠信記錄的內容之一存入考生電子檔案中,并作為下一年高校錄取的參考。”近日,從教育部傳出的這一消息,引起廣大考生和家長的關注。

  錄取不報到將記錄在案

  有關專家透露,教育部醞釀從明年起,采用誠信記錄的方式對“被錄取不報到”的考生行為作出一定限制。“有上一年度被高等學校按志愿錄取但不入學報到的記錄”,將提供給高校作為評定是否錄取考生的一種依據。也就是說,如果考生被列入“黑名單”,高校可以考生不誠信為由退檔。

  江蘇揚州市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說,建立這樣的誠信檔案是非常必要的,“學生沒按計劃到校報到,會給高校帶來很多麻煩,比如原定好的教學計劃被打亂、學生管理工作需要調整等。”

  可讓學生意識到“誠信”的重要

  考生“錄取不報到”,原因多種多樣,有的因出國留學,有的因家庭經濟原因,但因沒能進入理想院校、專業而選擇復讀的考生占了大多數。據悉,在江蘇每年4~6萬高考復讀生中,“被錄取而不報到”所占比例相當大,這部分考生是將來進入“黑名單”的主要人群。

  “不良記錄在檔案里,決定權最后還是在高校,誠信記錄只是錄取時的一個參考。”一位高三老師則表示,因為“錄取不報到”而被退檔,“懲罰太重,但在誠信檔案里記錄,作為警示還是可以的,可以讓學生更加意識到‘誠信’的重要。”

  昨天,記者隨機采訪了部分高二、高三學生,不少學生表示,“要是真的被錄取而沒去報到就上了‘黑名單’,那真是麻煩了。”

  新聞鏈接

  “錄取不報到”曾不允許高考報名

  江蘇一所高職校老師昨日告訴記者,以前教育部門有過類似規定,如果考生在上一年度被高等學校按志愿錄取但不入學報到的,是不可能參加當年高考報名的。

  “好幾年前就廢止了,畢竟錄取不報到的原因多種多樣,不能一棍子打死。”這位老師告訴記者,教育部醞釀這樣的方式改善目前高職校普遍新生報到率低的問題是比較人性化的。(揚州晚報)

 

原文:http://news.sina.com.cn/c/2008-12-26/042816922096.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04:28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相關閱讀:

    教育今日談:考上了大學卻不報到究竟耽誤了誰

    聚焦:考上了大學卻不報到引發爭議

    每年幾萬新生放棄報到 高職院校面臨到校率考驗

 

電子工程學院學生自主創業平臺 淘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