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院邀請“大國工匠”徐立平面向西電研究生暢談航天報國情懷
(通訊員 吳紫陽 高宇星 王潔)在影片《我和我的父輩》中,一個細節讓人印象深刻:航天系統中的火藥雕刻師郁師傅的助手在取東西時不小心碰到了桌上的工具,工具掉落與殘藥接觸時,瞬間引發了劇烈爆炸……這就是火藥雕刻師——一個時刻與危險打交道卻又不可或缺的職業。電影故事中“郁師傅”的原型之一,就是大國工匠徐立平,而他在這個被稱為“炸藥堆里”的崗位上,已經工作了三十多年。“中國航天不斷創新的歷史,正是一代代航天人篳路藍縷、艱苦奮斗的結果。我國航天事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重要時期,更需要在座優秀人才和新生力量的加入,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航天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報告會現場,徐立平真摯寄語西電研究生,對同學們踐行科技報國使命充滿期待。
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5月5日下午,電子工程學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邀請“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國家高級技師、航天特級技師徐立平做客“鴻儒講堂”,以“弘揚工匠精神 奮斗成就夢想”為主題,在北校區文化活動中心大禮堂為師生作報告,引導廣大研究生厚植家國情懷,弘揚工匠精神,勇擔時代責任,自覺將小我融入大我,踐行科技報國使命。校宣傳部、研工部、電子工程學院相關負責人,研究生輔導員和1000余名研究生參加,報告會由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季慶陽主持。
報告會上,徐立平以“世界航天科技趨勢”、“中國航天事業歷程”開篇,結合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史進程和輝煌成就,講述了老一輩航天人在極端簡陋、惡劣的環境下克服重重困難,以極其堅定的報國志向和堅毅的意志品質推動中國航天事業不斷發展的動人事跡,以及在一代代航天人傳承中形成的航天精神和工匠精神。精神力量是支撐航天事業發展的不竭源泉,航天成就的取得依靠工匠精神的弘揚。徐立平指出工匠精神是“精致精細、一絲不茍”的工作精神;是在極端危險的工作中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精神;是面對技術封鎖,勇于突破超越的創新精神,希望新時代研究生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傳承工匠精神,追尋信仰之光、勇擔青春使命,為實現中國夢、航天夢貢獻青春力量!
交流環節,徐立平與在場師生進行了親切互動和深入討論,逐一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在您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遇到最大的困難和挑戰是什么呢?您是怎樣克服的呢?”對此,徐立平感慨道,“每一次落刀其實都是一次驚心動魄的歷程,特別是在密閉的環境下進行火藥雕刻,更是失之毫厘便會粉身碎骨,但不管遇到多危險的操作環境和任務,肩頭的使命擔當和團隊攜手共進的‘戰友’永遠是支撐我前行的動力!”“今年有很多研究生畢業生要前往航天研究所工作,我也是其中一員,請問您可不可以給我們未來的航天工作者說幾句鼓勵的話。”徐立平欣慰地說,“中國未來的航天重任在你們年輕人肩膀上,希望同學們能夠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練就過硬本領,傳承航天精神和工匠精神,堅守奉獻、銳意創新,為國家的繁榮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徐立平堅定的價值追求以及不懈的奮斗精神深深打動了在場師生。
伴隨著現場師生經久不息的掌聲,報告會圓滿結束。季慶陽對此次報告予以高度評價。他指出,當前學校正在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本次報告會是一場既有戰略高度又有情感溫度的精彩航天思政大課,徐立平先生以投身航天事業三十余載的堅守與付出,生動詮釋了以創新精神為核心要素,以“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為內涵的工匠精神。作為新時代西電研究生,我們要傳承和發揚工匠精神,錘煉好稟性、耐性、韌性、心性,涵養科研報國的銳氣與信念,以實際行動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踐行“青春向黨、強國有我”的誓言。
報告人簡介:
徐立平,國家高級技師、航天特級技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固體火箭發動機總裝廠7416廠固體火箭發動機燃料藥面整形組組長,第十三屆、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總工會副主席(兼職)。是我國航天固體推進劑整形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被譽為新時代“雕刻火藥、為國鑄劍的大國工匠”。曾獲時代楷模,最美奮斗者,感動中國人物,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第七屆、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好人,“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中國航空航天月桂獎,首屆航天功勛獎,三秦楷模,三秦工匠,陜西省首席技師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