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程學院開展迎新生見面交流會
(通訊員 張玲)為貫徹落實本科生導師制,扎實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充分提高雙院育人實效,發揮教師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樂教好學、教學相長”的新型師生關系,9月13日上午,在2022級新生抵達校園的第一天,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李龍教授作為新生導師代表來到海棠3號書院與新生開展分享交流活動。
李龍教授從西電紅色校史出發,以“半部電臺起家”到毛主席對中央軍委無線電通信學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身) “科學的千里眼與順風耳”的評價為切入點,建議同學們要從家國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握大學生涯整體方向。李龍教授提出,大學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驛站,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要學會思考,做好從高中生向大學生的轉變,珍惜并把握好四年學習時光。預期的精彩與成功離不開嚴謹扎實、艱苦樸素的學風,講到這里,李龍教授分享了自己大學時提前一天搶石凳也要風雨無阻自習的故事,電子信息類的馮昊然同學聽后,表示作為新一代西電人,學習條件更好了,更要傳承西電的扎實學風,為國之富強而讀書。
接著,針對新生們關于大學“要做什么、該做什么、能做什么”的困惑,李龍教授給出了提高“四個能力”和做到“三個學會”的回答,即培養“自主、抗壓、溝通、選擇”四大能力的同時,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研究,這對于新生展望與規劃大學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的環節,圍在新生導師交流區的同學們紛紛提問,李龍教授一一為其解惑。劉宇澤同學表示不知道要去追求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追求,甚至逐漸演化出焦慮感。李龍教授回答道,新生對大學生活感到茫然是正常的,這也證明了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思考。同學們應該利用好西電的優質教育資源,抓住學校提供的新生導師制這一機會,努力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養成大學“泡圖書館”的學習習慣,這樣有利于更加流暢、快速的融入大學,提升自我。李書瑤同學則提出了“大學該如何兼顧學習與競賽”的困惑,李龍教授表示,競賽對學習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鞏固學習基礎的同時進行拔高創新,建議大家可以從大二開始積極參與。參加活動的劉羽同學表示,和導師面對面的交流互動,幫助自己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了大學生活。大學里不僅能學到豐富的知識,更多的是用心體驗整個過程、學會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一入西電門,一生西電人,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在這個優秀平臺上發出自己的一份光亮,照耀自己,影響他人。
不入田野,就聞不到泥土的芳香;不深入每一個學生的心里,就聽不到真實的聲音。本科生導師制是推進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舉措,電子工程學院將貫徹落實本科生導師制作為育人特色,2022年選聘50名新生導師深入書院指導學生,以“八個一”工程探索實施新生導師制,進一步實現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更好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生活,有效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了解專業方向,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