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動凝聚力量,用信念照亮未來 ——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抗疫實錄
(通訊員 牛婷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師生志愿者們前往抗疫一線開展服務,電子工程學院電子所黨支部黨員教師沖鋒在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他們義無反顧迎疫逆行,以身為筆譜寫“三心”。
溫暖人心:樣板支部率先垂范,志愿服務抗疫一線
“全國黨建樣板支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電子所黨支部,成立于1985年1月18日,是首批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支部。支部現有黨員39名,在疫情期間積極響應防控要求,或堅守崗位,或居家辦公,或線上教學,或服務一線,他們身體力行、主動迎戰,點亮一名黨員的高光時刻,書寫一曲溫暖人心的“戰疫”之歌。
12月23日,集結號吹響!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按照學校統一部署發出志愿者征集令,廣大師生踴躍報名,18位教師、57位學生服務一線,從家屬區到教學區,他們的身影無處不在……劉宏偉教授積極參與考研監考工作,并作為志愿者承擔了南校區家屬區門禁值班工作,冒著嚴寒,不辭辛勞,用挺拔的身影傳遞堅守的溫度;張子敬教授從封城第一天開始在北校區家屬區查驗出入社區人員,先后志愿參加了研招辦考務、家屬區物資運送、入戶核酸檢測、70號樓環境消殺、慰問困難教職工、給校外居住教師送愛心蔬菜等工作;蘇濤教授出差歸來就立即加入志愿者隊伍,作為家屬區68號樓聯絡員精準統計住戶信息、組織安排核酸檢測、統計發放生活物品、為行動不便和聯絡不暢的老同志和新生兒上門服務;陳渤教授在北校區家屬區負責通知和組織單元住戶完成核酸檢測,還參與了社區物資運送工作;新入職的青年教師徐眾也不甘人后,加入了因有確診病例需封閉管理的44號樓所屬志愿者專班,負責樓內居民生活物資的正常供應,風險高、任務重、責任大……這樣可愛的志愿者“大白”們還有很多,雖然他們崗位不同、職責有別,但面對疫情毫不退縮的勇氣和無私奉獻勇于擔當的精神卻是一脈相承。
疫情防控封閉管理期間,為了保障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健康,為了保障教工的正常生活,為了更好地支持醫務工作者和學校總體抗疫工作,電子工程學院電子所黨支部和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發起捐款倡議。捐款活動覆蓋了實驗室的黨員同志、民主黨派同志、群眾和無黨派人士,共計54人,籌集款項35400元。
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老師同學,用細微的工作點滴,唱響了抗擊疫情的主旋律;用忘我的志愿服務,溫暖了西電人的心。他們用堅定的信念傳承著紅色基因,用實際的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用青年的責任擔當回應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讓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鼓舞“軍心”:線上科研師生同心,學術戰疫溫情涌動
按照雁塔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通知要求,學校北校區教學區第一時間進行封閉管理。實驗室積極響應學校安排部署,急學生之所急,解學生之所難。生活方面,在確認實現物資補給的基礎上,主動解決學生們的飲用水問題,從登記備注到預定配送,服務細致周到;學習及工作方面,積極搭建線上學術科研溝通平臺,通過開展周期性組會、網上授課、學術講座等系列學術科研活動,召開線上年度總結會、師德師風評審討論會、科研項目評審等工作會議,豐富了師生的學術生活,保障了科研項目工作的正常進行,加強了師生間的情感聯系,用學術交流對抗疫情侵襲帶來的不安,用線上科研穩定鼓舞學生的“軍心”,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科研育人工作。
1月4日起,實驗室策劃主辦了“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線上系列學術講座”,劉宏偉、廖桂生、邢孟道在內的10余位實驗室教師進行線上學術分享,并組織硬件專題講座2場,面向本科生、高中生的雷達科普講座1場,研究生學術報告交流會3場,線上學術交流活動參與人數累計超過5000人次。同時,實驗室聯合電子工程學院及《雷達學報》組織了“雷達同心學術論壇”,作為主辦單位組織其中5場講座,反響熱烈。其中,實驗室主任劉宏偉教授在“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線上系列學術講座”的首場講座中,在分享專業前沿動態和解答疑問之后,不忘對同學們進行鼓勵和關懷,傳達了學校和實驗室全力做好學生生活保障的決心和做好線上學術科研的信心,鼓勵同學們調整心態、加強鍛煉、做好防護、主動科研,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共克時艱,共同成長。
空間上的隔離無法阻礙科研攻關的步伐,時間上的同步讓師生們心在一起。自教學區封閉管理以來,實驗室的老師們通過騰訊會議、實驗室視頻號、微信、B站和“西電智課”平臺等線上渠道,以多樣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提高與學生溝通的頻次和深度,不斷鞏固育人成效。水鵬朗教授利用微信群組織組會線上討論班,將一周單次增加為一周兩次,每次的報告和討論時間長達兩個多小時,主題明確、討論熱烈,收獲和成長立竿見影;楊明磊教授在兼顧志愿者工作的同時,面向本科生和高中生開展雷達科普知識講座,遠程指導并組織課題組學期總結匯報、開題答辯和學生畢設定期匯報等;為完成考研相關工作,李亞超教授連續一周住宿辦公室為研招考工作保駕護航,同時積極組織參與系列線上學術活動,每周兩次給學生召開視頻學術討論會,并遠程指導外場項目調試,帶領老師學生修訂重點項目指南及推進重點項目申請工作;杜蘭教授在線上指導學生科研工作的同時,還帶領學生們一起聽了康震教授為西安高校抗疫專門錄制的毛主席詩詞講座,用中華民族傳承不衰的必勝信念鼓舞大家……
實驗室的老師們用學術交流灌溉學生們的心田,用平實的話語和無聲的行動關懷學生們的需求,用身體力行的表率引領學生們的成長。他們時刻以培養政治合格、本領高強的雷達技術領域高端人才為己任,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高校教師的責任和擔當。
不忘初心:勇往直前掃除陰霾,堅定信念照亮未來
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并發表題為《堅定信心 勇毅前行 共創后疫情時代美好世界》的演講,強調:“面對當前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我們要如虎添翼、虎虎生威,勇敢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險阻,全力掃除新冠肺炎疫情陰霾,全力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發展,讓希望的陽光照亮人類。”
元月即將結束,除夕將近,虎年在望。西安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即將迎來新的春天。在這場“戰疫”中,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全體師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正做到了黨員先行,帶頭表率,團結一致,眾志成城。他們身上充分展現了“雷達人”胸懷祖國、服務國家的愛國精神,敢為人先、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團結協作、攻克難關的協作精神,淡泊名利、潛心鉆研的奉獻精神,以及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
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學校各個部門通力配合,為學子們提供“點對點”方式“閉環”轉運方式離校,全力保障學生安全返鄉,值得欣慰的是,部分學生已通過學校“點對點”安排安全到家。在陰霾逐漸散去之際,“西電雷達人”勇往直前,用行動凝聚力量,用信念照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