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程學院與書院共商協同育人新舉措
(通訊員 楊峻瑋)為構建學院與書院協同育人長效機制,對電子信息類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全方位、全過程指導,11月26日下午,電子工程學院全體在校班子成員、教師代表和機關人員赴海棠1號書院,以社區下午茶的形式,共商共建雙院協同育人新舉措。海棠1號書院院長程文馳、輔導員和學生代表參加活動,活動由海棠1號書院黨委副書記胡博主持。
活動第一環節,學院和書院聚焦學生需求,就豐富活動載體,創新方式開展深入交流。
胡博首先基于調研數據,剖析當前新生面臨的成長困境及發展需求,介紹了海棠1號書院開展“五維”引領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政治意識、規矩意識、生活意識、看齊意識、奉獻意識的舉措和成效。程文馳表示,感謝學院對海棠1號書院的支持與關注,希望學院充分發揮電子信息學科優勢,共同推動雙院協同育人建設走深走實,充分發揮“1+1>2”正向協同效應。李龍作為學院研究生導師和海棠9號書院院長,介紹了雙院協同開展“德顯”計劃的實施辦法與成效。
丁金閃提出,學院高度重視本科人才培養,將“雙院”育人作為學院“三全育人”的重要環節,學院全體班子成員、學科負責人、黨支部書記、系所主任、研究生導師等將定期深入書院,與師生開展溝通交流,打造特色活動,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保障、平臺和機會。一是學院文化融入,開展學院師生宣講團進書院活動,講述畢德顯、保錚、梁昌洪等為國奉獻、砥礪奮進的事跡,鼓勵學生傳承老一輩電院人“立德、精業、創新、引領”的精神品質。二是實踐能力鍛煉,學院一方面將組織學生參觀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激發研究興趣;另一方面將建設開放實驗室,鼓勵書院電子信息大類學生開展科研探索和實踐,強化動手能力。三是身體素質培養,與書院共建健身室,強化大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活動第二環節,學院師生與書院學生開展互動交流。
丁金閃首先以“九秩榮耀奮進一流共筑輝煌”為題,向師生詳細介紹學院發展歷史、師資力量、學科平臺、專業建設、國際化、人才培養等概況。他表示,從1952年創辦我國第一個雷達工程專業到如今最具電子信息系統整機特色的研究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現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家一流專業和1個陜西省一流專業。在近70年的辦學歷程,學院為國家培養了含8名院士在內的一大批知名學者、高級管理者、電子信息領軍人才和三萬多名相關領域的優秀人才,在雷達、天線與微波、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輝煌的歷史、雄厚的師資、學科平臺和應用成果引起在場同學的贊嘆和向往。他指出,學院將聯合海棠書院,舉辦電子信息專家講壇系列活動,深入推進學院“大師育人”舉措,擴大受益學生范圍。
梁繼民深入淺出的闡述電子工程學院4個本科專業的建設特色、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及內在支撐關系。他提出,不論同學們選擇學院哪個專業就讀,要夯實數學和物理基礎,重視《模擬電子線路基礎》《數字信號處理》《微機原理》等專業基礎課程和《雷達原理》等系統性課程的學習。
與會人員與書院學生就適應養成、專業選擇、學業規劃、就業深造等話題深入交流。積極回答同學們的提問并鼓勵同學們樹立遠大理想,長遠規劃、志存高遠,將個人發展與學院發展和國家命運相結合,通過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訪學交流等不斷深造,努力爭取參與國家核心技術研究,依托大平臺、研究真問題、做成大事業,為國家和社會發展貢獻自身力量。
接下來,學院給參會同學贈送書籍《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導引》,鼓勵同學了解專業、刻苦學習,努力實現人生價值。
劉建鋒在總結發言中表示,電子工程學院班子和全體師生將全力以赴做好“雙院”育人工作,在現有育人框架的基礎上,深耕基礎工作環節、拓寬資源投入維度,不斷探索“雙院”育人新舉措,建立學院與書院協同育人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