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項目獲評陜西省2020年度數字陜西建設最佳實踐案例獎
(通訊員 王新懷 林榮華)我院智能教育示范課程項目《AI+模電實驗智能化綜合性平臺》在陜西省委網信辦舉辦的2020年數字陜西建設優秀成果和最佳實踐案例評選中榮獲最佳實踐案例獎。據悉全省共有70項成果入選2020年數字陜西建設優秀成果和最佳實踐案例,共有4個高校項目獲獎。其中最佳實踐案例獎全省僅10項,共有3個高校項目獲此殊榮(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和長安大學)。
AI+模電實驗智能化綜合性平臺由電子工程學院/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周佳社教授和王新懷教授牽頭,徐茵、劉潔怡等老師共同參與打造,受到學校智能教育示范課程項目重點支持,先后建成智慧實驗室、智能實驗一體化平臺、遠程真實實驗平臺及AI助手軟件等,將課前、課中、課后相結合,采用AI+HI方法,實現實驗環境智慧化、實驗全程信息化、實驗過程智能化,再造新的實驗模式與方法。
該項目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創新性、實用性和可推廣性。面向疫情實際具體需求,解決學生不能在家進行實驗的問題,構建了遠程真實實驗系統及AI助手APP,在疫情期間完成了10個教學班的線上教學,近1500人順利完成遠程實驗,項目成果及應用得到央視及省內多家媒體采訪報道,并對未來非疫情期間遠程實驗教學以及解放教師勞動力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該項目在我校專業基礎課模擬電子電路中完成試點,并推廣至電路基礎、數字電路等課程中,在2019年及2020年完成兩百余人的大學生實驗時間能力達標測試;在校內外電子設計競賽培訓中,作為真實實驗測試結果與仿真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真實電路現象(毛刺、過沖等)的理解。
據悉,智能教育示范課程項目是我校貫徹落實“人工智能+教育”理念的重要實踐,旨在通過人工智能賦能開展教學革命,變革教育理念、創新培養模式、優化評價機制,重在將現代信息技術深入融合到課程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師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方法、評價體系設置等教學環節,實現結構重組、流程再造,縮短教與學的反饋通道,提高育人效率和質量。我校從2019年正式啟動智能教育示范課程項目,至今已經開展兩期,先后立項17個項目,其中一期項目6個、二期項目11個。
AI+模電實驗智能化綜合性平臺屬于一期項目,同期項目包含苗啟廣的《智慧教育平臺——C語言程序設計》、楊有龍的《探秘微積分》、陳萬慶的《建設智能教育型大學英語金課》、謝暉的《基于多模態數據的課程智能評價研究》、電院吳家驥的《智慧教育前置示范課》。一期項目在雙師型課堂、研討型課堂、自助式實驗實踐環境、過程性考核評價體系、雙空間育人環境的探索和實踐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為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發揮了重要作用,教學效果和效率明顯提升,示范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