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六屆“校長杯”創新創業大賽暨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內選拔賽的通知
電院參賽的學生:
已在網絡報名參賽的同學,請參賽團隊在系統報名的同時提交電子版大賽項目申報表(附件5)及項目介紹PPT(可附視頻等其他材料)、《第六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學院報名匯總表》(附件6)(文件名:電院+年級+姓名)發至linzili@xidian.edu.cn
截止日期:2020年7月19日
電子工程學院
2020年6月24日
各學院、相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和《教育部關于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教高函〔2020〕5號)文件要求,加快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持續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推動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展示創新創業教育成果,搭建創新創業項目與社會資源對接平臺,學校定于2020年6月至11月舉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六屆“校長杯”創新創業大賽暨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內選拔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背景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由教育部、中央統戰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共青團中央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承辦。
二、組織“校長杯”創新創業大賽的意義
以賽促學,培養創新創業生力軍。大賽旨在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激勵廣大青年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錘煉意志品質,開拓國際視野,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努力成長為德才兼備的有為人才。
以賽促教,探索素質教育新途徑。把大賽作為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導學校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深化人才培養綜合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推動人才培養范式深刻變革,形成新的人才質量觀、教學質量觀、質量文化觀。
以賽促創,搭建成果轉化新平臺。推動賽事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形成,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形成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新局面。
三、組織機構
為保證此次競賽取得圓滿成功,學校成立競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大賽組織領導工作。具體成員如下:
組 長:王 泉 石光明
副組長:肖 嵩 林 波 姬紅兵 秦 榮 張進成
傅 超
成 員:林松濤 周燕來 張 毅 楊光暐 肖 剛
張玉振 韓 卿 李 波 李 鵬 沈 強
沈八中 廖桂生 崔江濤 黃 進 邵曉鵬
謝軍占 馬如云 李文興 馬 剛 張玉明
田 捷 李小平 盧 碩 李 暉 侯 彪
李 剛
為保證此次競賽取得圓滿成功,學校成立競賽工作小組,負責本次競賽工作的組織實施。具體成員如下:
顧華璽 鄧 成 苗啟廣 李團結 周慧鑫
王益鋒 楊有龍 李長安 馬曉華 朱守平
金 科 施建章 楊 超 董偉生 賈鋼濤
趙 靜 王華林 朱 偉 倪 偉 張宇鵬
劉文博 樊 穩 楊 震 穆宏浪 張君博
張文博 趙巖松 于志斌
競賽工作辦公室設在創新創業學院,負責校級選拔賽、省級復賽、全國總決賽等賽事組織工作。
大賽設立評審專家委員會,邀請社會投資機構、行業企業、大學科技園、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作為成員,負責大賽參賽項目的評審工作,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
四、參賽項目要求
1.大賽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組建團隊,每個團隊的參賽成員不少于3人,原則上不多于15人(含團隊負責人)。
2.參賽項目能夠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下一代通訊技術、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緊密結合,服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發揮互聯網在促進產業升級以及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制造業、農業、能源、環保等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互聯網在社會服務中的作用,創新網絡化服務模式,促進互聯網與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消費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賽道參賽項目類型詳見附件1-3)。
3.參賽項目須真實、健康、合法,無任何不良信息,項目立意應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參賽項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所涉及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產權或物權;抄襲、盜用、提供虛假材料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一經發現即刻喪失參賽相關權利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4.參賽項目涉及他人知識產權的,報名時須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書面授權許可書、專利證書等;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的創業項目,報名時須提交營業執照及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相關復印件、單位概況、法定代表人情況、股權結構等。參賽項目可提供當前財務數據、已獲投資情況、帶動就業情況等相關證明材料。在大賽通知發布前已獲投資1000萬元及以上或在2019年及之前任意一個年度的收入達到1000萬元及以上的參賽項目,請在全國總決賽時提供相應佐證材料。
5.參賽項目根據各賽道相應的要求,只能選擇一個符合要求的賽道參賽。已獲往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各賽道金獎和銀獎的項目,不可報名參加本屆大賽。
五、參賽流程
(一)網絡報名:
參賽團隊可通過登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cy.ncss.cn)或微信公眾號(名稱為“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或“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任一方式進行報名。報名系統開放時間為2020年6月11日,截止時間為7月20日。各學院報名項目數量見附件4(各書院學生按專業所在學院報名)。
(二)材料提交:
參賽團隊在系統報名的同時需在各學院進行報名,報名時需提交大賽項目申報表(附件5)及項目介紹PPT(可附視頻等其他材料),所有材料均提供電子版。
各學院分賽道填寫《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學院報名匯總表》(見附件6)。項目提交學院后,學院以“序號+項目名稱”為規則對項目材料文件夾命名,并于7月20日前提交至郵箱:cxcy@xidian.edu.cn。
學院報名匯總表填寫完畢后,由學院領導簽署意見,并于2020-2021年度開學后提交至競賽辦公室。學校將以學院提交的報名匯總表(紙質版)作為學院最終報名數量的依據。
(三)競賽階段:
學校將于7月下旬組織競賽,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評審方案如下:
1.第一輪:材料評審
競賽專家組根據各項目提供的項目材料進行評比打分,評選出前20%的參賽隊進入第二輪比賽。
2.第二輪:線上答辯
本屆比賽采用線上答辯的方式進行評比,參賽隊伍進行線上答辯,展示項目有關內容,回答評委提問。項目展示內容主要包括產品/服務介紹、市場分析及定位、商業模式、營銷策略、財務分析、風險控制、團隊介紹等。可展示產品實物。展示及答辯過程中,語言表達簡明扼要,條理清晰。
(四)評獎推優:
競賽設金、銀、銅獎,其中:金獎項目約占總項目數5%,銀獎項目約占總項目數15%,銅獎項目約占總項目數25%。具體獎項數以評選結果為準。學校將擇優推薦參加陜西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六、競賽工作要求
1.各學院作為競賽主體單位,成立“互聯網+”競賽工作小組,廣泛動員、精心組織,落實人員及責任,確保學院的組織工作順利有序開展。
2.各學院要發揮學科優勢、人才培養優勢及特色,以競賽為抓手,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結合“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培育創新創業項目,推進全體在校生和畢業5年以內的畢業生(包括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其項目充分參賽。
3.各學院要結合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積極開展本學院“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推進參與“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的學生及其項目充分參賽。
4.相關部門要密切與學院配合,積極協調,形成“產、學、研”一體化協同機制,推進教師科轉項目參賽,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5.加強校內外溝通,發揮廣大校友的力量,組織校友創業項目參賽。
6.深入推進競賽組織工作,定期組織項目強化訓練,提升項目水平。嚴格按照時間節點要求組織報名、打磨項目,爭取優異成績。
七、獎勵政策
對獲獎學生及單位,學校將參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本科生競賽成績優勝者表彰獎勵辦法》(西電教〔2019〕53號)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關于“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組織及個人獎勵評選細則》(西電教〔2018〕24號)的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八、聯系方式
競賽辦公室: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星火眾創空間)II區103
聯系人:創新創業學院 劉 毅
電 話:029-81891310
校賽QQ群:1059699377
郵 箱:cxcy@xidian.edu.cn
附件:
1.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高教主賽道參賽要求
2.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參賽要求
3.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萌芽賽道參賽要求
4.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學院報名項目數量安排表
5.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項目申報表
6.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學院報名匯總表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020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