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抗疫 愛國行|電院開展“三個引領”思政教育
■通訊員 王丹
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教育教學產生了多重影響,電子工程學院主動識變應變,創新工作方法,將疫情防控與育人相結合,以網為媒,充分利用原有線上思政平臺基礎優勢,堅持思想引領、學業引領、素拓引領,講好生動戰“疫”故事、引導學生聚焦學習主業、豐富學生居家生活,確保疫情防控期間“思想政治教育不斷線”。
思想引領,內外合力講好生動戰“疫”故事
為生動展示黨中央、全國人民、最美逆行者等共同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總體戰、人民戰爭的偉大成就,凝聚共抗疫情、愛國力行的磅礴力量,學院巧借外力,邀請浙江省首批援鄂醫療隊鄭振洨醫生等“白衣天使”進課堂,通過學校嗶哩嗶哩平臺為學校師生講授了疫情防控“云端思政課”,用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動人的故事引發大學生的情感共鳴,幫助其深刻理解抗“疫”精神和中國之治,深刻理解理想信仰的精神力量,深刻理解個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家國情懷。
發揮內力方面,學院輔導員和學生在網絡空間齊發力。輔導員采用直播、音頻、視頻等方式,圍繞疫情防控、國家安全日、兩會精神學習、誠信教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等內容開展晚點名,圍繞生命教育、網絡謠言、五四精神等內容創作網文20余篇,及時發聲、正面引導,確保“遠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線。輔導員王朱丹打造的“思政微講堂”理論宣講微視頻欄目目前已推出兩期《時代微光照亮人生》、《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獲學習強國陜西學習平臺轉發;撰寫的網文《槍響之后沒有贏家-----一位輔導員關于疫情的哲學反思》獲陜西省“科學戰疫 我在行動”科普文藝創作作品一等獎。同時,電院學子也積極創作文字、繪畫等作品,向抗疫英雄致敬。羅宏亮撰寫詩歌《記武漢抗疫》、張杲霖撰寫文章《青年向祖國表白》,將家國情感傳遞給更多的當代青年;學院還通過網絡平臺積極宣傳李昌壕等同學的志愿服務先進事例等,講述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學生黨員志愿者的先進事例,傳遞抗疫正能量。
學業引領,雙線供給聚焦學習主業
為保證“停課不停學”期間學習的學習效果,學院統籌線上線下學習資源,加大供給保障,積極開展學習材料郵寄、線上學業幫扶、優秀學長報告會、就業指導等工作,瞄準學生需求靶心,引導學生聚焦學習主業,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輔導員開啟“云接單”模式變身快遞員,積極聯系教材科、進入學生宿舍為學生郵寄所需資料;同時,學院邀請中興通訊政企關系總監黃鑫福老師開展就業指導云講堂,指導高年級學生進行就業求職準備工作,引導低年級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2018級宣傳中心聯合書院小講師團隊連續推出“書院小課堂”欄目推文,創新學業幫扶工作開展方式;針對學生普遍反映的難度較大的專業基礎課開展學習幫扶,包括重點難點解析、習題解答、一對一線上幫扶等,累計組織40余場小型線上輔導;邀請學院2016級優秀學生代表為低年級學生開展考研準備、英語學習、出國留學申請、科研競賽等內容分享,幫助學生早日明確奮斗目標;2017級根據大三學生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和求職規劃,為學生即將面臨的求職就業奠定基礎。
素拓引領,兩種陪伴豐富學生居家生活
面對學生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實際情況,學院利用線上活動幫助學生調節好居家學習的心理狀態,通過輔導員陪伴學生、學生互相陪伴兩種模式,豐富學生居家生活的同時傳遞關心關愛。
輔導員在線上虛擬第二課堂中成立健身、讀書、廚藝等興趣小組和打卡小組,引導學生在QQ和微信群分享學習心得,以學生為主體的第二課堂,讓網絡空間成為輔導員和學生共同建設的教育陣地。
Vlog《疫情中的校園》在“云開學”中帶大家重回校園;《防疫情宅在家》系列視頻讓“勞動教育”深入家庭生活的一日三餐;居家抗疫指南——健身篇、思政篇等,獲得同學們的廣泛關注;“光影記憶”“‘宅’家攻略”等線上活動,引導學生定格記錄生活中的感人故事和美好瞬間;微笑之旅照片征集活動讓更多的人看到疫情中的微笑瞬間,感受微笑背后的精神力量;線上公開課“法式自然感花籃的設計”、“文物保護是個怎樣的專業?”帶領同學們感受傳統文化和美學藝術。輔導員和學生共同參與,分享自己的每日學習計劃、美食制作、居家健身、穿衣搭配、手工作品、家務技能等視頻,營造好學、健體、創美、尚勞的“五育并舉”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