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E路有我 模擬電子技術遠程在線實驗上線了
2020年春季學期,因新冠肺炎影響,電子工程學院積極相應學校“停課不停教,延學不停學”的工作思路,全院教師深入思考、主動謀劃、群策群力、全力以赴,努力為學生搭建高質量的“空中課堂”,確保教學質量不打折扣,學生收獲不打折扣。學院推出本科線上教學系列報道《E路有我|電院師生守護“云教學”》,記錄下在這一段特殊時期每一位電院人教學愛學的動人瞬間。
這一期讓我們第一時間解開模擬電子技術遠程在線實驗的神秘面紗。
疫情期間,實驗課程怎么安排?如何能夠有效保證線上線下實驗教學達到同等學習目的?為落實教育部及學校精神,減小疫情對實驗教學進度的影響,電子工程學院聯合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借助已有“AI實驗平臺+互聯網智能教育”資源,通過云服務遠程訪問實驗室真實硬件設備進行實驗,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借助AI助手交互,再造實驗互動全新模式,打造實驗類“金課”教育。經過加班加點的前期調試和不斷完善,模擬電子技術遠程在線實驗已全過程全方面整合上線,即將為學生們帶來別具一格的線上實驗教學新感受。
周佳社、王新懷老師在調試遠程在線實驗系統
模擬電子技術遠程在線實驗系統
國家級電工電子實驗中心主任周佳社、副主任王新懷及徐茵、劉潔怡等老師夜以繼日不斷探索,經過30余天設計與調試完成了支持中英雙語操作的“遠程在線實驗系統”,面向全校師生免費開放線上實驗教學資源,搭建完善了實驗教學環境,為無法正常返校的學生提供教學實踐服務,保障了實驗實踐教學正常進行。目前,“遠程在線實驗系統”平臺測試完成,校外部分學生也進行了在線實驗測試,平臺運行穩定,反饋效果良好。
模擬電子技術遠程在線實驗登錄界面
王新懷老師采用該系統在直播課堂進行現場真實實驗
通過遠程在線實驗系統,學生遠程進行實驗操作訪問實驗室實際硬件平臺,相當于在實驗室體驗真實硬件實驗。平臺目前可同時容納70人進行實驗,7×24小時全天候技術支持,學生通過預約分批分段進行實驗,確保理論課與實驗課同步進行,滿足了疫情停學期間實際實驗教學需求。
電子工程學院學生分別在陜西、江蘇家中做實驗
打造線上實驗教學環境是電子工程學院結合學校“人工智能+教育”的一種積極嘗試和有益探索。“互聯網+”如何與教學相融合?大數據怎么跟智慧校園相融合?線上線下聯通與“云端”的引入,實現課內外無縫對接與資源共享,形成較為完整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和靈活特色的開課計劃,保障實驗教學進度和質量,賦予傳統意義課堂的新內涵。學院將繼續推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探索與發現,積極推動在人工智能課程體系、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等方面開展教育教學實踐。
1、運放特性(動態范圍、壓擺率和開環工作)測試實驗
2、反相放大器實驗
3、同相放大器實驗
4、電壓跟隨器實驗
5、相加器電路實驗
6、相減器電路實驗
7、積分器電路實驗
8、微分器電路實驗
9、微分積分電路實驗
10、方波發生電路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