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教學名師段哲民教授來電子工程學院作專題報告
(通訊員:毛浩超)為了進一步提升學院教師教學專業技能,充分發揮名師的示范引領作用, 11月13日上午,電子工程學院特別邀請國家級教學名師段哲民教授為全院教師做作以“改進教學方法,促進金課建設”為主題的專題報告。此次活動由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鄧成教授主持。
鄧成院長簡短致辭。他表示,教育部高教22條將全面提高課程建設質量提到很高的位置,在實施“雙萬計劃”一流專業建設、一流課程建設、金課建設的過程中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今天的專題報告能給各位老師在本科教學中以啟示,提高我們的課堂質量,把人才培養好。
段哲民教授的報告圍繞金課建設背景和要求、改進教學方法的線上線下建設以及改進教學方法展開,這三個部分各有特色又環環緊扣,為在座的各位老師生動地呈現了段教授自身在教學改革方面的切身體會。段教授首先從金課建設的由來講起,通過對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的詳細解讀引出金課的建設標準、建設思想、建設內容這三個主要方面,提出了“金課”的三個基本要求:立德樹人、科學知識和課程思政。隨后,段教授在改進教學方法的線上線下建設部分提出了幾點建議:第一,教師們要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推進慕課建設與應用,開展基于慕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并對慕課的基本組成:授課短視頻、答疑討論、測驗考試、論壇互動、作業練習、學習評價等部分作了講解;第二,教師們要充分重視課堂教學主陣地,努力營造課堂教學熱烈氛圍,教師將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向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轉變,這就使得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根據課堂變化而不斷調整教學,指導學生組織學習活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改進教學方法方面,段教授根據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三個原則提出了對教學方法的四點要求:1、要符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2、要符合學生實際特點和認知規律;3、要依據教師的自身素質確定;4、要符合教學環境條件。在這一環節,段教授從自身關于教學方法在線上線下建設的體會講起,以他自身思想的轉變為引,講述他是如何從對慕課的不認同到投入到線上線下教學方法改進這一工作上去的,隨后段教授以自身實踐的“雨課堂”與慕課以及線下課堂的結合講述了自身在教學方法改進方面的成果,通過具體實例的講解,使得在座教師對教學方法的改進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最后段教授將授課教師整個教學過程以“編劇”、“導演”、“演員”的方式類比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提出授課教師只有下足功夫提升自身課堂教學技能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現教學設計策略。
培訓活動結束后,段教授細致而耐心地解答了在座老師的提問,鄧成院長代表學院向段教授獻花,感謝段教授對我院教學改革的支持,整個培訓活動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此次教師能力培訓活動,是電子工程學院積極響應教育部提出的建設一流本科課程的要求,積極推動教學模式變革,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通過培訓活動加強了電子工程學院的金課建設,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后續學院還將組織內容豐富的專題報告和特色活動,繼續深挖本科教學改革方面的問題,歡迎廣大師生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