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學院新聞
  • 親師信道,雛鳳清音:西電出了一個“畢班”——電子工程學院畢德顯班成立

親師信道,雛鳳清音:西電出了一個“畢班”——電子工程學院畢德顯班成立


習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畢德顯院士就是這樣的一位教師典范,他對事業有抱負,對學業有卓見,對朋友有信義,對國家忠貞不渝,把畢生的心血和智慧都獻給了我國及人民軍隊的教育事業和通信現代化建設事業,被贊為學術上的“活字典”,被譽為“科學道路上一顆晶瑩的鋪路石”。

為紀念中國雷達專業創始人畢德顯先生,傳承畢先生嚴謹敬業的學術精神、勤勉無私的奉獻精神,電子工程學院依托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于2019年10月19日正式成立“畢德顯班”,實踐“三全育人”體系,培養引領電子信息領域科技發展和產業應用創新拔尖人才。

成立儀式由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鄧成教授主持。深圳市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徐玉鎖先生、LJ工程大學鄭少仁教授、雪城大學Pramod K. Varshney教授、副校長高新波教授、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廖桂生教授、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宏偉教授、本科生院副院長蘇濤教授、吳順君教授、二十余位學業導師及17級、18級、19級一百三十余名“畢德顯班”的學生共同參加了成立儀式。

全體師生合影
先生之風,“畢班”相承

時維十月,序屬金秋。當《我和我的祖國》的美好旋律還在耳邊回響,當建國70周年閱兵式上預警雷達方隊的雄姿仍在腦中閃現,西電出了一個“畢班”——“畢德顯班”。
西電作為唯一一所參加過萬里長征的工程技術院校,具有光榮的革命傳奇歷史。從開國大典上“西軍電”的師生們搭建的廣播系統,到創造了“第一臺氣象雷達”、“第一臺毫米波通訊機”、“第一套三坐標相控陣雷達”等諸多“第一”,始終延續著中國高校的紅色根系。革命戰爭時期,西電締造了為人民軍隊培養通信技術人才的傳奇,被毛澤東主席贊作“科學的千里眼、順風耳”。建國后,西電的先輩們面對長期以來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獨立地創建起了電子信息學科和專業門類體系,培養了大批電子行業骨干人才。新中國成立后,西電成為我國第一個設立雷達專業的院校。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畢德顯院士作為中國雷達工程專業的主要創始人,我校雷達工程系教授會主任,畢生致力于雷達、通信工程專業的教學、科研和領導工作,為培養雷達及通信工程技術人才,開創雷達信息論科學研究,發展雷達和通信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新一代“西電人”為了傳承畢先生之風,歷經兩年多的精心籌備,終于得以將“畢德顯班”順利成立,在西電的辦學史上,書寫下厚重一章。

八方聚焦,鼎力相助

在簡潔又不失隆重的開班儀式上,保錚、王越、張光義、賁德、張錫祥、段寶巖、郝躍、何友、王永良、LJ等十位院士紛紛寫來祝賀寄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23、25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14、38研究所、西北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長江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陜西黃河集團有限公司、航天南湖電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兵器工業第二〇六研究所、成都中電錦江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等部分畢德顯班“協同育人基地”發來賀信。

高新波副校長代表學校致歡迎辭并宣布“畢德顯班”正式成立。劉宏偉教授介紹了“畢德顯班”的建設原則、培養目標等基本情況。鄭少仁教授、吳順君教授、徐玉鎖先生先后致辭,表達了對畢先生的懷念與崇敬,期望“畢班”的學子們能夠學習畢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懷著黨和國家的赤子之心,成為新時代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8級學生代表游霏發言,她表示全體學生將以畢先生為楷模,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迎接挑戰,以更加嚴謹的態度對待學業,以更加創新的意識接續奮斗。

開班儀式上還舉行了遠望谷獎學金捐贈儀式。作為西電的資深校友,徐玉鎖先生心系母校發展,在得知此次“畢德顯班”成立的消息后,決定捐資200萬元,設立遠望谷獎學金,用于獎勵電子工程學院畢德顯班的優秀學子。他說,“畢德顯班”是西電未來的希望,也是中國的未來。大學四年的學習是金山銀山,希望同學們通過四年的學習掌握生活的本領,科研的本領,真正獲得一桿奮斗事業的獵槍。”隨后,舉行了“畢德顯班”導師聘任儀式,并邀請Pramod K. Varshney教授做了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專題報告。

鄧成副院長主持
劉宏偉教授致辭講話
高新波副校長、徐玉鎖先生共同為“畢班”揭牌
廖桂生院長為班主任頒發聘書
鄭少仁教授致辭

吳順君教授致辭

三全育人,雛鳳清音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只有注重培養人才,才能確保后繼有人。

“畢德顯班”的建設將以“三全育人”思想為指導,堅持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人才培養辯證法,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各環節。結合畢德顯先生的榜樣力量,讓學生從入學起由學業導師和班主任全程跟蹤指導,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等長效機制。

通過不斷探索電子信息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和課程體系建設的新模式,努力成為西電辦學史上的尖兵,培養出厚基礎、寬視野、重實戰、能領導,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編后:

畢德顯先生事跡

畢德顯院士,于燕京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畢業后留校,后獲美國斯坦福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物理系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畢先生首創中國的雷達工程專業,率先將自動控制技術、脈沖技術、微波技術和檢測理論等應用于雷達工程專業的教學工作中,并引領我國、軍隊雷達工程發展,為把信息論普及到通信、雷達領域進行了開創性探索。他一生默默耕耘,著作甚豐,桃李滿園,把畢生的心血和智慧都獻給了我國及人民軍隊的教育事業和通信現代化建設事業。

院士寄語,關愛“畢班”,字字珠璣,殷殷期盼

  • 保錚 中國科學院院士: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成為學術上有洞察力的人,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 王越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學習畢先生深入扎實掌握基礎學識,聯系實際發揮潛能,化解矛盾,解決難題,大學生在偉大中華復興中,作出杰出貢獻!
  • 張光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向畢德顯先生致敬!希望“畢德顯班”的同學們以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努力學習,作為實現祖國創新發展的排頭兵!
  • 賁德 中國工程院院士:治學有道唯勤奮,處世無奇但坦誠。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 張錫祥 中國工程院院士:祝賀畢德顯班成立!希望同學們傳承畢老師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甘為人梯,忠心報國。他為祖國培養許多創新人才,為國家做貢獻。希望同學們更加刻苦學好本領,為祖國的統一,建設特色社會主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敬業奉獻,共筑中國夢,同祝中華魂。
  • 段寶巖 中國工程院院士:祝賀西電畢德顯班成立。雷達感知測悉遙渺目標,立德樹人畢顯家國情懷。
  • 郝躍 中國科學院院士:傳承開拓務實精神,勇立創新引領潮頭!
  • 何友 中國工程院院士:弘揚前輩開拓精神,傳承祖國雷達事業!
  • 王永良 中國科學院院士:有志則有為,有勤則有才,有方則有能,有恒則有成!祝愿畢德顯班的同學們早日成為我國雷達領域的棟梁之才!
  • LJ 中國工程院院士:為攀登電子信息領域世界一流科技高峰,而努力奮斗!與西電畢德顯班同學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