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程學院舉行遙感科學與技術系成立大會暨先進遙感科學論壇
2019年10月18日上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遙感科學與技術系成立大會暨先進遙感科學論壇在南校區辦公樓602會議廳舉行。來自國內外遙感學科領域的專家、校內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各系所師生代表出席成立大會。副校長石光明教授致歡迎辭,大會由電子工程學院副書記劉建鋒主持。
在成立大會上,石光明副校長向蒞臨大會的各位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石校長指出,自“雙一流”建設啟動以來,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工作,遙感科學與技術所支撐的“地球科學”學科發展勢頭良好,可喜可賀。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科布局和發展,學校支持電子工程學院整合各系所人員,統籌人財物資源大力發展遙感科學與技術學科。石校長強調,盡管遙感科學專業已經成立多年,但是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規劃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各位專家繼續支持我們學校遙感學科的發展。
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廖桂生教授介紹了遙感專業的基本情況,在2019年上海軟科學術排名中,我校遙感技術學科上升至全球第7位,國內排名第3位,有力地支撐了“地球科學”學科的發展。在今年九月,科睿唯安更新的最新一期ESI排名數據中,我校“地球科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前1%,成為繼“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之后我校第三個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在遙感地球科學學科發展勢頭良好以及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教育亟待加強的背景下,電子工程學院高度重視,經黨政聯席會研究決定,整合物聯網中心和光電系,成立遙感科學與技術系,以期進一步加速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和“地球科學”學科的發展。
隨后石光明副校長、廖桂生院長和專家代表王密教授和黃文江研究員共同為遙感科學與技術系揭牌。
在大會報告環節,武漢大學教授、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王密教授和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執行主任、“萬人計劃”黃文江研究員分別作了《高分辨衛星遙感影像在軌處理與實時服務》和《遙感大數據應用》的專題報告。王密教授主要介紹了國內外衛星遙感技術發展歷程和研究進展,分析了空間信息網絡、通信導航遙感一體化、星地協同觀測、智能化對地觀測系統構建等技術和未來發展趨勢。黃文江主任主要圍繞衛星遙感大數據空間信息產品與行業應用展開報告,指出了未來全球對衛星遙感大數據的應用需求以及我國在該方面所具備的獨特優勢,此外對基于深度學習的遙感大數據空間信息快速生產系統作了介紹。
大會報告后,遙感專業負責人全英匯教授分別對遙感專業學生培養、科學研究以及發展規劃進行了匯報,表示得益于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近十年的培育,使得我校在雷達成像和微波遙感領域具備相應優勢。后續要進一步地發展遙感學科,還面臨很大的挑戰。特別是作為新興專業,在本科建設、人才培養、專業授課師資隊伍方面亟待加強,需要極大地提升本科教學和學生培養水平。
受邀校外代表長安大學測繪一級學科負責人張勤教授,西安測繪所研究院高分專家樓良盛研究員,宇航學會空間遙感專委會副主任、西北工業大學何明一教授,西安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姚頑強教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副院長崔學榮教授,山東省3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科技大學孫林教授等專家積極建言獻策。張勤教授和樓良盛研究員共同指出,西電應該繼續做精做專微波遙感,發揮西電在微波遙感領域和信號處理方面的聯合優勢。何明一教授表示,空天地海遙感應用前景廣闊,遙感科學與技術有望成為一級學科,希望西電抓住機遇,提前布局,引進人才,夯實學科基礎。姚頑強院長指出,在拓展科研方向的同時,需要關注人才培養的體系結構和培養方案,拓寬學生的視野和加深學生對遙感學科的理解。崔學榮院長和孫林教授重點從本科培養方面提出了建議,強調要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度,同時選拔優秀學生參與科研,抓好本科教育的入口和出口,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和特點,進行針對性培養,讓學生將來有更多選擇。最后,前沿交叉研究院副院長、雷達信號處理重點實驗室邢孟道教授對會議進行了總結。邢孟道教授指出,要做好信號處理和遙感的結合,注重遙感電磁散射機理的挖掘。要多加強和遙感測繪部門的合作,打通遙感科學研究、技術轉化和服務應用整個鏈條。
宇航學會空間遙感專委會副主任、西北工業大學何明一教授發表講話
參加本次會議的還有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獨國社、本科生院綜合辦主任容嵐、研究生院及發展規劃處相關負責人。最后,與會專家和參加學術論壇的部分遙感本科專業學生進行了合影留念。
遙感科學與技術系的成立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在“雙一流”建設中邁出的堅實一步,電子工程學院將繼續堅持“西電特色”、國內一流,為我國遙感學科建設水平提升、學科領域創新發展、JMRH提供有力的技術和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