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術與天線》

                        作者: 王新穩 李萍
                        ISBN: 7-5053-8038-6/TN822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字數: 442千字
                        開本: 16
                        訂價: 24.0 元
                        出版日期: 2005-01-03

                        內容簡介:

                          本書從“路”的觀點出發,較為系統地論述了微波技術與天線的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在編寫時力求去繁就簡,深入淺出,這樣既保持了知識結構的完整性,也為非電磁場專業的學生或其他人員學習微波技術與天線知識提供一條簡捷的通道。全書共四章,第1章至第3章為微波技術部分,第4章為天線部分。主要內容有:長線理論、理想導波系統的一般理論分析、規則波導傳輸線、常用微波橫電磁(TEM)波傳輸線、微波網絡理論基礎、各種常用微波元件、天線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線天線、面天線、微帶貼片天線和印刷偶極子天線、電視發射天線,移動通信中的基站天線等各種常用天線。
                         本書可作為電子信息工程與通信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教材參考用書,也可供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

                        前 言 :

                          本書是高等工科院校電子信息與通訊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教材,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家電工電子教學基地規劃教材之一。
                          為了面向未來,寬口徑培養人才,傳統的專業理論課程都面臨大幅度壓縮課時,而新技術、新知識類課程又不斷涌現的情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做為信息主要載體的高頻電磁波—微波,不僅在衛星通信、計算機通信、移動通信等新興學科領域得到了廣泛地應用,而且深入到了各行各業,甚至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對于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電磁場、微波技術與天線類課程在目前以及在今后都是不可缺少的。但由于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有限,不可能象過去那樣設置多門大課時課程,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系統地讓學生學習電磁場、微波電路的基本知識,以適應培養從事電子工程系統研究專業人才知識結構的需要,為今后從事這方面工作提供一個“接口”,就是這幾年我們進行的主要教改工作。
                          我們根據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的特點,對《微波技術與天線》課程的內容在尊重知識構成的基本內在規律的基礎上做了調整,對課時進行了壓縮。微波技術部分將傳統“場”與“路”兩條線分析法調整為重點突出“路”的分析法,無源元件也以常用平面電路元件為主,并通過課內加開實驗的方法,讓學生對微波系統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天線部分重點放在天線的性能指標與各種實用天線的結構特點介紹上。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編寫了這本教材,已使用多年。感謝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幫助,使該教材得以正式出版。
                         本教材全書共四章,第1章至第3章為微波技術部分,主要內容有傳輸線理論與微波傳輸線、微波網絡理論、微波元件等,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王新穩編寫。4章天線部分,由武警工程學院的李萍編寫。在編寫過程中得到楊德順教授、王家禮教授、孫肖子教授、褚慶昕教授、朱滿座系主任、李林子老師及武警工程學院李紹義教授、苑炳福政委、李逢彥副教授的關心、指導和幫助,李延平給出了第4章的部分習題答案,周曉輝、郭航利、梁浩、周非、袁濤(武警工程學院研究生)為本書打印了部分手稿、繪制了部分圖稿、制作了本書的多媒體課件,編者所在的院、室對本書的編寫工作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幫助,編者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 本書由梁昌洪教授審閱,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此,編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 由于編者的水平有限,盡管抱著良好的愿望,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書中缺點錯誤在所難免,殷切希望得到使用本書的教師和同學的批評指正。
                        目 錄:
                        緒論(1)
                         0.1 微波及其特點(1)
                         0.2 研究對象及應用(2)
                         0.3 微波的發展簡史回顧(3)

                        第1章 傳輸線理論(4)
                         11 長線理論(5)
                         111 分布參數電路的模型(5)
                         112 長線方程及其解(7)
                         113 傳輸線的輸入阻抗與反射系     數(13)
                         114 均勻無耗長線的工作狀態      (16)
                         1.1.5 圓圖(28)
                         1.1.6 長線的阻抗匹配(37)
                         1.2 波導與同軸線(40)
                         1.2.1 理想導波系統的一般分析(40)
                          1.2.2 波導傳輸線(48)
                         1.2.3 同軸線(57)
                         13 平面傳輸線(60)
                         1.3.1 帶狀線(61)
                         1.3.2 微帶線(64)
                         1.3.3 耦合帶狀線與耦合微帶線(68)
                         1.3.4 其他形式平面傳輸線(75)
                         習題一(78)

                        第2章 微波網絡(83)
                         21 網絡的基本概念(83)
                         22 微波元件等效為網絡(85)
                         2.2.1 微波傳輸線等效為雙線(85)
                         2.2.2 不均勻區域等效為網絡(88)
                         23 雙端口微波網絡的Z、Y、A
                            參數及其歸一化參數(91)
                         2.3.1 阻抗參數與導納參數(91)
                         2.3.2 轉移參數A(93)
                         24 散射矩陣(Scattering Matrix)(97)
                         2.4.1 S參數的定義(98)
                         2.4.2 S參數的性質(99)
                         2.4.3 〖WT5”HX〗S矩陣與Z〖DD(-     *4〗-〖DD)〗矩陣、Y〖DD(-     *4〗-〖DD)〗矩陣之間的變     換關系[HT](101)
                         2.4.4 雙端口網絡S參數的討論(101)
                         25 雙端口網絡的傳輸散射矩陣     (105)
                         26 雙端口網絡的功率增益與工作    特性參數(106)
                         2.6.1 雙端口網絡的功率增益(106)
                         2.6.2 雙端口網絡的工作特性參數     (108)
                         27 簡單不均勻性的等效電路分析    (111)
                         2.7.1 矩形波導的不連續性(111)
                         2.7.2 同軸線的不連續性(118)
                         2.7.3 微帶線的不連續性(121)
                         習題二(123)
                        第3章 微波元件(126)
                         31 阻抗匹配與變換元件(126)
                         3.1.1 阻抗匹配與變換元件(126)
                         3.1.2 抗流連接和轉接器(137)
                         32 定向耦合元件(140)
                         3.2.1 定向耦合器的基本概念(140)
                         3.2.2 平行耦合線定向耦合器(144)
                         3.2.3 分支定向耦合器和混合環(148)
                         3.2.4 微帶功分器(154)
                         3.2.5 波導匹配雙T(157)
                         3.3 微波諧振器(161)
                         3.3.1 微波諧振器的一般概念(162)
                         3.2.2 傳輸線型諧振器的等效電路(165)
                         3.3.3 幾種實用的微波諧振器(腔)(168)
                         3.3.4 諧振器的實際等效電路及激勵與耦     合(174)
                         34 微波濾波器與微波鐵氧體元件簡介(175)
                         3.4.1 微波濾波器(175)
                         3.4.2 微波鐵氧體元件簡介(185)
                         習題三(188)

                        第4章 天線(192)
                         4.1 天線基礎知識(192)
                         4.1.1 基本元的輻射(193)
                         4.1.2 發射天線的電參數(200)
                         4.1.3 接收天線的電參數(204)
                         4.1.4 自由空間的對稱振子(208)
                         4.1.5 天線陣的方向性(214)
                         4.1.6 天線陣的阻抗(220)
                         4.1.7 地面對天線性能的影響(226)
                         4.2 平衡饋電與阻抗匹配器(228)
                         4.3 通信中的線天線(231)
                         4.3.1 水平對稱天線(231)
                         4.3.2 直立天線(234)
                         4.3.3 菱形天線和V形天線(237)
                         4.3.4 引向天線(239)
                         4.4 寬頻帶天線(240)
                         4.5 縫 隙 天 線(243)
                         4.6 微帶貼片天線和印刷偶極子(244)
                         4.7 面天線(246)
                         4.7.1 喇叭天線(246)
                         4.7.2 拋物面天線(248)
                         4.7.3 卡塞格倫天線(250)
                         4.8 電視發射天線(253)
                         4.9 移動通信中的基站天線(255)
                         4.9.1 富蘭克林天線(255)
                         492 多段同軸振子天線(256)
                         493 直立共線陣(257)
                         習題四(258)
                        部分習題答案(262)
                        參考文獻(265)
                        設計制作: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組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2005

                              
                              

                                              骚b色欲网